這幾天,在“甬工惠”平臺上,產自四川涼山的木耳、核桃仁受到寧波市民歡迎,訂單充足。得益于甬涼兩地分別設立的“銷地倉”和“產地倉”,這些涼山特產不需中轉,直接運送到寧波銷售。
涼山氣候獨特,培育了木里核桃、鹽源蘋果、會理石榴等“網紅”農特產品。但這些特產銷往寧波,需要跨越2500公里,經由成都集散運輸,造成損耗高、物流成本高,銷售價格高。
破解物流痛點,寧波打造“兩地倉”消費幫扶新模式。今年4月,甬涼兩地結對開展東西部協作,寧波工作隊以推動“涼貨甬銷”為抓手,在甬涼兩地分別設立“銷地倉”和“產地倉”。“兩地倉”建立統一數據平臺,倉儲、打包、分選、物流等方面均采取數字化管理,通過數據分析充分掌握寧波市場對涼山產品的需求情況,為精準備貨提供決策依據。
“有了‘兩地倉’,進入寧波的涼山特產實現了直采直銷,運輸時間大大縮短,綜合物流成本減少35%以上。”寧波中通物流總裁助理洪鋼說,物流提速提質,不但加快了涼山農特產品進入寧波的速度,同時降低了零售端價格,提升了寧波人的消費獲得感。
涼山州政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寧波駐涼山工作隊隊長陳堅軍說,隨著“兩地倉”倉儲物流能力提升,力爭將涼山打造成西南地區農特產品倉儲物流集散中心,寧波則作為涼山產品走向長三角的“橋頭堡”。目前,涼山正積極投入“兩地倉”建設,短短半年便在州縣兩級設立“產地倉”12個,2170種涼山農特產品順利“入倉”;寧波“銷地倉”首期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本月試運營以來,已經倉儲、配送涼山農特產品近200噸。
(記者 應磊 共享聯盟涼山州工作站 應雨航 通訊員 張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