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報道:近日,上海生產性服務業臨港新片區系列活動舉行。活動上,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生產性服務業及服務型制造十幾家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意旨加快對接臨港新片區建設,全面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臨港新片區工作站正式成立。
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會長黃慶元介紹說:設立臨港新片區工作站,就是為了落實上海關于國內循環中心節點、雙循環戰略鏈接的定位,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圍繞“服務賦能、數聯智造”主題,精準服務、深度服務臨港新片區。臨港新片區高度重視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及服務型制造,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圍繞海洋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5大產業,開展保稅研發設計、保稅檢測、跨境電商等高端生產性服務,今年前三季度生產性服務業營收520.8億元,同比增長39.8%。
據了解,此次抱團服務臨港新片區的生產性服務業頭部企業,都有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新業態、新模式特色鮮明:第一類是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商,如正泰國際布局智能電氣、綠色能源、工控與自動化、智能家居、創新孵化等產業板塊,業務遍及 140 多個國家/地區。今年10月,其總部已落戶臨港,規劃中EPC公司也入駐臨港,將通過雙總服務賦能,協同打造臨港新片區。
第二類是產業互聯網平臺,如西信信息為制造企業提供產業數字化賦能服務,打造企業級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全方位改變制造業傳統生產、經營、決策模式,將有助于臨港新片區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第三類是數字產業集群,如市北高新著力打造“中國大數據產業之都”,建設“中國創新型產業社區”,已形成A(人工智能)、B(區塊鏈)、C(云計算)、D(大數據)、E(邊緣計算)、F(人臉識別)、G(5G)系列產業布局,體現數字產業集群特色,將有助于臨港新片區推進數字產業化。
第四類是智能制造企業,如帆聲圖像科技專業從事工業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研究,核心業務是幫助企業快速部署數字化車間,將有助于臨港新片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有了這四類生產性服務業頭部企業,臨港新片區有望在總集成總承包、研發設計、產業電商、檢驗檢測、生產性金融、專業服務等重點領域及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中,先行先試、領先一步。
會上,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還與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通過對接資源、搭建平臺,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以臨港新片區為突破口,進一步推動本市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轉型發展,加快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培育發展,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保持穩中向好發展勢頭。前三季度,重點領域實現營收總額28296.5億元,同比增長19.8%,研發設計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領域持續復蘇。受益于政策推動、市場回暖和企業主動探索服務新模式、積極開拓服務新領域等綜合因素,上海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全年營收總額預計可實現15%以上增長。
上海愛企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泰國際有限公司、必維申美商品檢測(上海)有限公司等十幾家生產性服務業及服務型制造的頭部企業與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加快對接臨港新片區建設,全面推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