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西安北郊四海唐人街盒馬鮮生超市入口處,AI(人工智能)攝像頭智能監測著每位走進大門的顧客是否戴有口罩,只要有人路過“刷臉”,市民的體溫便實時顯示在屏幕上。與此同時,市民結賬時全程實現自助非接觸,既無須排隊等候,也無須人工服務。
據了解,盒馬鮮生超市采用的AI攝像頭和無接觸自提技術,均來自上海商米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最新應用。“過去,AI攝像頭主要用來分析大客群數據,現在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又適時開發了防疫監測功能。自提服務原本是為了節省消費者排隊等候時間,沒想到疫情發生后因為有效降低人與人接觸的風險,派上了大用場!”商米商用智能硬件產品負責人周天外說。
如今,非接觸式測溫、在線辦公、送外賣、取快遞……一系列非接觸式場景和應用,在為疫情防控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推動了“非接觸經濟”的升溫。
截至目前,在智慧物流、智慧零售等眾多領域,我省非接觸式服務已被廣泛應用。如西安地鐵出入口閘機、部分大型商超自助支付、小區智能快遞柜等,消費者或通過掃描二維碼提取快遞、外賣、出入閘機,或秒速完成3D刷臉支付。
采用智能取餐柜等方式取送外賣,成為社區服務的新標配。“公司在北上廣等城市已分批投放千余臺智能取餐柜。柜體內設有紫外線消毒和保溫功能,不僅能夠做到點對點精準投送,衛生安全也更有保障。取餐柜與美團后臺數據聯通,可提升整體外賣平臺的運行效率。截至目前,西安地區第一階段已投放近百臺,主要分布在城六區,包括西安高新區中晶科技廣場等區域的日常使用中,用戶表示體驗良好。西北地區的整體投放正按照計劃實施中。”美團智能取餐柜西北區負責人杜衛國告訴記者。
除了生活場景應用,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的多個環節,也已實現利用測溫機器人完成巡檢、消毒、輔助配送等日常工作。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實現對戴口罩狀態下人員的有效識別與溯源,而且還能有效進駐抗疫一線,提供包括在線診療、遠程辦公等更多種類的非接觸式服務。
“非接觸經濟”正不斷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角角落落,成為培育新動能、構筑新優勢的新增點。
“‘非接觸經濟’作為數字經濟的一種,重在應用。目前我省非接觸式服務行業的發展水平和杭州、成都等地基本相當,均處于國內中等偏上水平。尤其是在移動支付、電子政務、遠程辦公、電子商務、智慧物流、共享交通、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前端領域,陜西省內均有普及程度高、業務模式較為成熟的產品。”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吳剛說,“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硬科技之都,省會西安應搶抓機遇,充分運用自身硬科技實力和制造業優勢,大力發展非接觸式服務場景應用,迅速搶占產業制高點。”(陜西日報記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