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對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速動比率是怎么計算的?
速動比率的計算公式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速動資產=流動資產-預付賬款-存貨,或: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
速動資產包括的科目有哪些?
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而流動資產中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及其他流動資產等,稱為非速動資產,因這幾種資產不易變現,所以這些不應計入速動資產。使用速動比率時,不易變現的資產應從流動資產中剔除。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的相互關系
1、以全部流動資產作為清償流動負債的基礎,計算指標為流動比率。
2、清償流動負債的依據可以彌補流動比率的不足。
3、現金比率以現金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作為清償流動負債的基礎,但持有過多的現金會對企業資產的使用效果產生負面影響。該指標僅在企業面臨財務危機時使用,其影響小于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4、與流動比率一樣,速動比率反映了單位資產的流動性以及快速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和水平。一般來說,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然而,在實際分析中,不同行業的這一比例往往差異很大。
速動比率的正常范圍
傳統經驗認為,速動比率保持在1:1是正常的,即每1元流動負債,企業就有1元易于變現的流動資產進行補償,短期償債能力得到可靠保證。速動比率過低,企業短期償債風險大,速動比率過高,企業在速動資產上占用資金過多,會增加企業投資的機會成本。相反,盡管一些企業的速動比率大于1,但大部分速動資產都是應收賬款,這并不意味著企業有很強的償債能力,因為應收賬款是否能夠收回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評估速動比率時,還應該分析應收賬款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