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備考CMA考試時,需要區分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的區別,在考試時才能靈活運用,那么今天會計網將介紹經濟利潤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考生備考有幫助。
CMA考試知識點:經濟利潤
(1)經濟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會計利潤–隱性成本
(2)經濟利潤<會計利潤
(3)經濟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4)顯性成本:需要支付現金的機會成本
(5)隱性成本:不需要支付現金的機會機會成本:放棄的好處
總結:對財務會計師和企業經營者而言,只要損益表上的總銷售收入大于所有的會計成本(顯性成本),企業即為盈利。而從經濟學家和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來看,企業有會計利潤并不意味著該企業的經營是成功的,因為財務會計師沒有考慮企業所有者投資的隱性成本,即企業的資本成本。
經濟利潤的例題分析
以下選項中哪一種成本是沉沒成本?()
A.生產桌子將用的木材和金屬成本。
B.采購原材料時將產生的采購部門成本。
C.卡車司機將原材料搬運到制造現場將付出的成本。
D.搬運原材料的大型起重機的購買成本。
答案:D
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的且不會因現在或將來的決策而改變的成本。無論選擇什么方案,沉沒成本都是不變的。起重機的成本是購置固定資產的成本,在決策中一般而是沉沒成本,是已經發生的成本。
甲公司決定停止一種產品的生產,生產該產品的機器是4年前購買的,成本為140 000元。該機器現在的賬面價值為60 000元。公司在對一種新產品生產進行評估。工程師建議,該機器改造后可以用來生產新產品。包含在新產品生產中的其他成本為:原材料40 000元,人工成本10 000元。如果所得稅忽略不計,是否生產該產品的相關成本為()
A.50 000元B.60 000元C.110 000元D.190 000元
答案:A
解析:相關成本=原材料+人工成本=40 000元+10 000元=50 000元。生產設備的成本是決策前發生的成本,屬于沉沒成本,與決策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