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微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業績相比正常狀態變差了,經營狀況也比較困難。為了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那么具體的內容有哪些?
小微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1、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2、對于廣東省內的小型微利企業,根據關于廣東省省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征收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已依法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本條優惠政策。
3、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自2018年1月1日起,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的企業,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結轉以后年度彌補,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1、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降低企業成本。企業需要在不斷創新中發展,停滯不前終會被淘汰出局。市場競爭激烈,創新有關的各種投入,包括人力,資金,設備,稅收等等,所以稅收是可以通過資金的形式影響各個環節,其他如人力,管理,財務等費用可以從自身結構優化解決。而企業的稅收問題需要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合理的降低綜合成本,避免稅務風險。
2、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提高企業預期收益,減少支出,用于擴大再生產。由于企業發展創新也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市場風險,這也往往是制約企業進行戰略創新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既定風險條件下,追求的都是較高的期望回報率,而稅收損失在稅前扣除按一定比例能減免,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決策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