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核算工作中,有四個前提是必須要了解和遵循的,每一位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都要提前弄清楚這四個基本的前提,那么這四個基本前提分別是什么?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1、會計主體。主要是指的會計所核算以及監督的特定單位又或者是組織,它成功的界定了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
2、持續經營。主要是指的會計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根據正常的經營方針又或者是既定的經營目標持續經營下去,并且不會出現破產清算,所持有的資產也會正常營運,所有的債務也將正常的償還。
3、會計分期。指的是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劃分成若干個相等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報告主體的財務況狀和經營成果,也是對會計主體活動時間范圍的一個限定。
4、貨幣計量。在商品經濟的前提之下,貨幣是衡量相應商品價值的一個共同的尺度,并且是假定貨幣的幣值是穩定不變的。
會計核算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設置賬戶:對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專門方法。
2、復式記賬:指對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
3、填制和審核憑證:指為了審查經濟業務是否合法,合理,保證賬簿記錄正確,完整而采用的一種專門方法。
4、登記賬簿:是以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在賬簿中分類,連續地、完整地記錄各項經濟件業務,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整、系統的記錄各項經濟業務,以便為經濟管理提供完整、系統的會計核算資料。
5、成本計算:是按照一定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以便確定各該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
6、財產清查:指通過盤點實物,核對賬目,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實有數額的一種專門方法。通過財產清查,可以提高會計記錄的正確性,保證賬實相符。同時,還可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情況以及各種結算款項的執行情況,以便對積壓或損毀的物資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項,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清理和加強對財產物資的管理。
7、編制財務報表: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總括地反映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和結果的一種專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