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付實現制是權責發生制”的對稱,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又稱“收付實現基礎”。
收付實現制的概述
【資料圖】
收付實現制亦稱“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權責發生制”的對稱。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凡在本期內實際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項,無論其發生時間早晚或是否應該由本期承擔,均作為本期的收益和費用處理。如:本期支付而由后期受益費用,一律由本期核銷進入本期成本,不再分攤。
收付實現制的優點
收付實現制的會計基礎在證明現金支出符合性控制合規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收付實現制反映企業實實在在擁有的現金,而企業能否按期償還債務、支付利息、分派股利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所實際擁有的現金。此外,收付實現制操作簡單,需要的會計技術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數據處理成本比較低廉。
收付實現制的賬務處理
企業收到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在現金收付的基礎上,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費用處理;凡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應計的收入處理;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用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它歸屬于本期,也不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區別
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取當作標準來處理相關經濟業務的,并且確定本期的收入以及產生費用,計算出本期的盈虧。
權責發生制又被稱為應收應付制,是以本期間發生的費用以及收入是否需要計入到本期損益中為準則,處理有關經濟業務的一種會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