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利得是指出售債券、股票或房地產等資本項目取得的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后的余額,即買賣資產所獲得的差價收益。資本利得率是各種投資形式的本金增值部分與本金的比例。
如何理解資本利得?
【資料圖】
資本利得具體包括證券、房地產等投資增值,但不包括股息。一些國家對資本利得要征稅,按資本項目購入價與最后售價間的差額及規定稅率計算。為了防止利得稅影響資本市場投資,從而稅率較低,通常采用比例稅率。
資本利得和股息有什么區別?
1、影響因素不同:資本利得是個人主動獲取收益的行為,可以由個人控制;股息收入取決于公司的經營業績和分配政策,都是個人無法控制的。
2、包含內容不同:資本利得是資本所得的一種,指納稅人銷售房屋、機器設備、股票、債券、商譽、商標、專利等資本項目取得的總收入,扣除購買價款后的余額;股利是指股份公司年終結算后,按照股份數量,將其利潤的一部分作為股息分配給股東所產生的利潤。分紅的主要形式有現金分紅、股票分紅和財產分紅。
什么是本金?
本金指貸款、存款或投資在計算利息前的原始金額,其作為一個整體,以不同的本金在不同階段上占用形態表現。
本金有利于保證企業生產經營與對外投資活動的資金需求,合理調整本金,調節與控制生產經營與對外投資活動,充分利用資金,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比例稅率是什么?
比例稅率指征稅對象不論數量或金額的多少,都統一按相同百分比進行征稅的稅率,是以絕對額的形式來表示的額式比例稅率,或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率式比例稅率,計算方法較為簡單。對同一征稅對象適用一個比例,有利于鼓勵競爭,實行規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