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貢獻率的計算公式為: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其中:稅金總額為產品稅金及附加與應交增值稅之和;平均資產總額為期初與期末資產總計的算術平均值,計算公式為:平均資產總額=(初期資產總額+后期資產總額)÷2。
怎么理解總資產貢獻率?
總資產貢獻率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
【資料圖】
影響總資產貢獻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總資產貢獻率的因素包括:利稅總額與利息支出之和,與總資產貢獻率成正比;以及平均資產總額,與總資產貢獻率成反比。
利潤總額是什么?
利潤總額是指所得稅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活動的總成果。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為: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什么是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是臨時借款所發生的額外財務支出,是企業短期借款利息、應付票據利息、票據貼現利息、應付債券利息、長期借款利息、長期應付引進國外設備款利息等支出減去銀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凈額。
稅金及附加是什么意思?
稅金及附加是指企業經營活動應負擔的相關稅費,具體包括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房產稅、教育費附加、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以及印花稅等。企業應設置“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