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科目通過率高的搭配有:1、一年兩科:會計+審計/稅法;2、一年三科:會計+審計+稅法。《會計》科目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中最基礎,但也是最難的一門科目,建議考生們先通過這門考試科目,后續的備考才會更加輕松。
為什么建議報考會計+審計/稅法?
會計科目是其他考試科目的基礎,和審計科目,稅法科目的知識相關性都很強。首先審計科目的教材是從國外直譯過來的,閱讀的時候會比較困難,且審計科目的知識獨立性較強,雖然考試不難,但是理解上有點難度,不過先學會計,有會計基礎后,學習審計科目知識的時候就會好很多。會計和審計雖然難度都比較大,但由于二者的相關性強,搭配備考的效率會比分開學習更高。
(資料圖)
俗話說“財稅不分家”。會計和稅法是注會所有考試科目中,關聯性很高的兩門科目。正是因為會計與稅法這兩門科目的高度相關性,搭配備考能夠很好的提升備考效率。日常工作中,會計和稅法科目的適用面也是最為廣泛的。
注冊會計師考試通過率高嗎?
注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專業階段的考試科目通過率是要比綜合階段低很多的。一般綜合階段的通過率在70%左右,而專業階段的通過率在20%左右。
綜合階段只有1門科目,70%左右的考試通過率已經算是很高了,而專業階段有6門科目,每門科目的通過率都沒超過30%,其中以會計的最低。
以2021年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的考試通過率為例,專業階段各科目合格率分別為會計科目15.92%、審計科目21.28%、財務成本管理科目21.23%、經濟法科目27.92%、稅法科目24.62%、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28.82%,而綜合階段考試合格率為72.77%。
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都有什么特點?
1、會計:是注冊會計師其他考試科目的基礎。該科目考試難度相對較高,但知識點和其他考試科目的關聯性很強,把會計學好了,就可以很好地促進其他科目的學習。
2、審計:審計的教材是外國直譯的,考生理解起來相對較困難,備考時學習的難度也較大。
3、財務成本管理:計算量最多的一科,涉及大量公式,建議考生在學習時可以找到公式背后的詳細推導過程,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加深記憶。
4、經濟法:法條數量龐大且不容易記憶,十分考查考生的記憶能力,但是并不要求非常精確,所以考試的難度其實沒大家想的那么夸張。
5、稅法:知識點瑣碎,記憶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但考試相對簡單。
6、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綜合性較強,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格局,這門考試科目是所有考試科目中最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