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外支出屬于損益類科目,借貸方向為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貸方反映期末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數,結轉后本賬戶無余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營業外支出核算什么
1、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2、營業外支出科目可按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營業外支出賬務處理
1、企業確認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比照“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原材料”、“庫存商品”、“應付賬款”等科目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2、盤虧、毀損的資產發生的凈損失,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營業外支出負數會計處理
營業外支出負數,做以下處理:
1、首先,應當對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進行合理區分。
如果企業在前期資產負債表日,按照當時實際情況和所掌握的證據,已經合理預計預計負債,則不存在前期差錯,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2、其次,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的前提下,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調整本期損益,而并非追溯重述前期報表數據。
若是沖減以前年度的“營業外支出”將導致本期“營業外支出”出現負數的,則應當將負數差額計入本期的“營業外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企業所作的估計與當時的事實嚴重不符,比如未合理預計損失、不恰當地多計或少計損失,則應視為濫用會計估計,按照重大前期差錯更正的方法進行會計處理,追溯重述前期報表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