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后利潤和現金流量是關系主要體現在兩點,分別是:1、稅后利潤(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2、現金流量與稅后利潤的差異,可揭示稅后利潤品質的好壞。具體如下:
(資料圖片)
稅后利潤和現金流量的關系
1、稅后利潤(收益)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
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是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進行的,現金預算是保證現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凈損益調整法是現金預算編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預計損益表中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稅后利潤作為現金編制的出發點,通過逐筆調整處理各項影響損益和現金余額的會計事項,把本期的稅后利潤調整為現金凈流量的方法。
2、現金流量與稅后利潤的差異,可揭示稅后利潤品質的好壞。
所謂稅后利潤品質,是指對企業稅后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程度予以反映的一個概念。一般而言,稅后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伴隨關系越強,表明企業的稅后利潤品質越好;即稅后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數量上,時間分布)越小,說明稅后利潤的收現能力越強。稅后利潤品質越好,企業的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綜上所述,稅后利潤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而現金流量與稅后利潤的差異程度又可揭示稅后利潤的品質好壞。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將不斷增加。這些都會促使企業管理當局、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外部集團和個人,日益關注企業現金流量信息及創收現金的能力。現金流量及相關問題的研究,也將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稅后利潤和現金流量差異
稅后利潤(收益)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分期確認,依據于費用同收入的配比和因果關系而形成的。而現金流量是反映企業現金的實際進出。稅后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異不僅體現在數量上,而且在對企業財務狀況評價時所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
在企業的整個存續期間,其稅后利潤和現金流量在金額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某一個會計期間,在金額上完全相同則是一種巧合。這兩者之間之所以會有差別,是因為采用不同會計概念和時間推移而造成的。
稅后利潤解釋
稅后利潤是指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凈利潤(即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即稅后利潤用計算公式表示為:稅后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