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包括資本化和費用化兩類。資本化的后續支出包括改良、改擴建、更新改造;費用化的后續支出包括日常修理。
資本化
資本化,是將相關支出計入資產成本的。費用化,是相關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期間費用,不予資本化。
(資料圖片)
資本化支出計入形成資產的成本,通過折舊攤銷在使用期內扣除,而費用化的支出就是當期發生就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中,以后不再扣除。
資本化支出,一般都是構建和采購相關資產所發生的直接費用,比如購建固定資產所發生的差旅費、采購成本、相關稅費、資本和利息等。
費用化
費用化支出,是指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所發生的直接費用,就要費用化,借款利息就是這樣的。
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最大的區別在于:該支出是否增加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如果不能增加,那么就屬于費用化支出,如果可以增加,那么就屬于資本化支出。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確認原則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如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則應將其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但增計后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在其他情況下,后續支出應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應直接計入當期費用。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其增計后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增計后的金額超過該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3)如不能區分固定資產修理或改良,或修理和改良結合在一起,則應根據以上(1)和(2)的原則將相關支出費用化或資本化。
(4)固定資產裝修費用,如符合資本化條件,應確認為固定資產,并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下次裝修時,原資本化的裝修費用余額減去相關折舊后的差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5)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比照上述原則處理。對其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裝修費用,應在兩次裝修期間、剩余租賃期和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6)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予資本化,并在剩余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較短的期間內,采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企業因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預提或待攤方式改為一次性計入發生當期費用的,其原為固定資產大修理發生的預提或待攤費用余額,應繼續采用原有的會計政策,直至沖減或攤銷完畢為止;自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后新發生的固定資產后續支出,再按上述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