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總產值包含的是建筑業企業自己應該交的增值稅,不含建設單位給的銷項稅。實際就是要看增值稅是誰創造的,是建筑業企業自己創造的,才包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建筑業總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建筑業總產值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三部分內容。
建筑業總產值的作用
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既反映了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完成的建筑產品和服務的總規模,也反映了報告期國家和各地區經濟建設情況。
通過建筑業總產值核算的建筑業增加值可以準確地反映建筑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因此,建筑業總產值指標是重要的基礎性經濟指標。
建筑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
建筑業總產值是價值指標,而建筑產品的價值即工程造價是通過工程預算來確定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產值是根據已完成的工程量乘預算單價為基數,再乘以一定的間接費率來確定的。其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1+間接費率)]×(1+利潤率)×(1+稅率)
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的多樣化,預算定額單價的基價包含內容不盡相同,因此,在計算建筑業總產值時,可按工程實際進度,與工程承包價相結合進行計算。
建筑業總產值具體的計算方法有工料單價法、綜合單價法、部位進度法、工序比重法和直接費率法等五種方法。但在企業實際生產核算中,主要使用以下三種方法計算。
1、工料單價法
計算方法:將以實際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乘以預算定額單價匯總成直接工程費,再根據一定比率計算間接費、利潤和稅金,最后計算出建筑業總產值。
2、部位進度法
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中小微型建筑企業,如果沒有編制分部分項實物工程量和價值計算表、以及取費計算表,可采用部位進度法計算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各部位預算價值占單位工程造價的百分比)
建筑安裝工程產值=∑(單位工程完成進度的百分比×單位工程預算造價)
3、直接費率法
將工程合同總價除以直接費得出直接費率,然后按實際完成工程量及相應單價計算出直接費,再乘以直接費率得出建筑業總產值。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取費率=(總造價÷直接費)×100
報告期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分部分項完成實物工程量×預算單價)×綜合取費率
建筑業產值與營業收入產生差異的原因
建筑業主營業務收入,即工程結算收入,指建筑企業承包工程實現的工程價款結算收入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除工程價款以外按規定列作營業收入的各項款項,如臨時設施費,勞動保險費、施工機構調遷費等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各種索賠款。
實際工作中,工程部門上報產值通常是以實際完成產量(業主計量或監理計量)上報的,而會計核算的收入最終也和業主批復計量是一致的。至于施工過程中產值和收入會出現不—致,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1、經營層重視不夠,認為統計僅是—份對外報表,沒有將統計分析作為單位對外經營決策的依據統計和會計核算差異沒有受到單位領導的足夠重視,認為產值與收入來自不同部門,大家標準不同,自然結果有差異,沒有認識到差異背后存在的管理問題,更沒有將統計分析功能作為單位對外經營決策的依據,對于統計數據與會計核算的嚴重不匹配,認為是正常現象或者說根本不注意。
2、工程項目無預算,造成財務確認收入、成本困難《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規定,建筑業收入的確認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而完工百分比法必須有相對合理準確的預算做基礎,很多建筑企業的管理達不到提供準確項目預算的水平,導致會計按完工百分比確認收入、成本相當困難,會計一定程度上執行的只是形式上的完工百分比。
3、業主計量不及時,項目結算不及時。由于資金緊張審計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業主做不到按時批復計量,有的工程接近完工,業主計量批復—期都沒有,只有預撥款給建筑企業。管理好的建筑企業能按期對外包施工單位進行結算,做實工程成本,管理不好的建筑企業做不到按期結算,工程完工算總賬,這樣造成賬面工程成本與實際成本不符。以上因素—個造成工程結算數據不實,一個造成工程成本數據不實,這些都會影響建筑企業的財務指標。
4、網上批復與實際簽字確認時間存在差異。
工程部門上報產值時,可依據業主網上批復計量數據上報,而財務確認工程結算是依據簽字蓋章確認后的紙質計量作為入賬依據.實際工作中,從網上批復到紙質資料的簽字蓋章歷時長短不同,有的僅差幾天,但恰好錯過會計結賬期,有的由于工程人員跑的不積極或者遇到業主相關人員不在的情況下,長則拖一兩個月,這樣在工程項目月產值大的情況下,會造成工程產值和財務確認收入的巨大差異。
5、產值的上報沒有嚴格標準,人為因素較多實際工作中,因各項目情況不一,對產值上報的理解不一,有的按業主已批復計量上報產值,有的按駐地監理簽字認可的計量上報產值,有的按工程部門自己計量上報產值,有的將帶有不確定性的變更、材差等也納入產值上報。產值上報口徑的不統一,再加上核算的不到位,通常會造成過程中的產值與收入的巨大差異。
6、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不能及時,真實的反應項目實際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企業會計準則》對財務人員素質提出新的要求,財務人員不能再局限于簡單的記賬工作,要有—定的職業判斷能力,要有根據實際情況反應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的經營成果的能力。但實際工作中,施工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延續老會計教的記賬方法,不懂也不用完工百分比,再加上結算單據傳遞不及時等原因,財務賬務不能真實反應項目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