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前身是“兩萬戶”,而今作為上海市首批12個城市更新示范項目之一的長白228街坊,經過有機更新、不斷打磨、“修舊如舊”,即將攜多樣的社區功能,以嶄新的面貌重新亮相。
近日,長白新村街道工委區人大代表專業小組結合入駐企業的商業需求以及周邊居民“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現實需求,對如何進一步完善長白228街坊功能布局開展了專項調研。
現場,市、區人大代表齊聚在長白228街坊大草坪上進行聯動交流,探索如何進一步傾聽和采納群眾的訴求,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提升代表履職效能,促進長白228街坊商旅文體、吃住行娛深度融合,在歷史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為這一處“城市記憶”尋找最佳的平衡點。各位代表暢所欲言,提出很多專業務實的建議。同時,長白新村街道內江大樓代表聯絡站的法律專業小組成員也共同參與了討論。
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系主任陶紅希望多引進有煙火氣的商業文化;上海市基礎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陳萬高認為,可以多設置一些動態的沉浸式體驗項目;上海東鑫電力工程安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漢卿表示,自己從小就在長白228街坊長大,希望這里能多一些老百姓所期待的商業項目,以及草坪音樂會、露天電影等活動。
據悉,長白228街坊項目還將依托家站點平臺深化代表聯系群眾工作,更好地傾聽人民群眾呼聲,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資源和履職能力開展“小而精”的調研。
長白228街坊項目,前身為1953年上海市政府為解決產業工人的住房困難所建造的“二萬戶”住宅。作為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具有延續歷史文脈、留存上海鄉愁、展現楊浦記憶的標桿意義。
長白228街坊改造的各環節,群眾參與、群眾協商、群眾監督成為常態。長白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黃才友告訴記者,項目建設時持續邀請居民參與討論,充分傾聽和采納群眾意見,引導居民參與城市更新項目全過程。同時,項目還邀請同濟大學社區規劃師團隊對居民、物業方、入駐企業方以及街道相關部門展開四次座談會,切實整合各方利益,做好“15分鐘社區生活圈”規劃。
文字/圖片:沈瑩
編輯: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