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鴛鴦相當于夫妻,古時候通常把男女交互錯配叫亂點鴛鴦譜或亂點鴛鴦。
2、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是一出著名的古代喜劇作品,出自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
(資料圖片)
3、故事講述的是宋朝景祐年間,杭州城里劉秉義和孫寡婦各有一雙兒女。
4、自小劉家的兒子劉璞就和孫家的女兒珠宜定了親,劉秉義的女兒惠娘許給了裴九老的兒子裴政,孫寡婦的兒子孫玉郎另聘了徐雅的女兒文哥為妻。
5、轉眼各家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劉璞卻得了重病,吃了多少藥總不見好轉,劉秉義夫妻倆無計可施,就想出了瞞著孫家娶珠宜過門沖喜的主意。
6、 孫寡婦得知真相時婚期已定,心中十分氣惱,為了不讓自己唯一的女兒婚姻遭受不幸,孫寡婦讓自己的兒子玉郎男扮女裝上了花轎。
7、 新婚之夜,新郎劉璞仍在病中,心虛的公公婆婆讓自己的女兒惠娘陪“嫂嫂”安寢,結果玉郎和惠娘一見鐘情,過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洞房花燭夜。
8、沖喜之后,劉璞的病倒?jié)u漸好了,孫寡婦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就叫玉郎偷偷的回家換珠宜回去。
9、難舍難分的玉郎和惠娘抱頭痛哭,終于被惠娘的母親發(fā)現(xiàn)了真相,劉、孫兩家鬧得不可開交。
10、 消息傳到惠娘的婆家裴家耳中,裴九老大怒,一張狀子把劉秉義告到了官府,剛巧劉秉義也來告孫寡婦,兩人在衙門口相遇,一言不合動起手來,一直打到了喬太守跟前。
11、喬太守聽完兩人陳述的案情,把劉、孫、裴、徐四家人都傳喚到大堂上,調(diào)解一番之后,大筆一揮, 巧點鴛鴦,令三對鴛鴦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12、解釋名稱: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解釋:鴛鴦:鳥名,比喻夫妻。
13、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聽在下說一樁意外姻緣的故事,喚做‘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14、”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