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關于2022年度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下發至各人身險公司,點名表揚一些公司在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服務供給方面的一些努力,22家公司24款產品獲得表揚,此外,還有6家公司因為優化管理機制、加快數字化轉型獲得點名表揚。
《通報》稱,2022年,各人身保險公司認真落實《中國銀保監會關于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銀保監辦發〔2021〕107號)相關要求,努力發展滿足人民需要、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人身保險產品,不斷加強民生領域保險服務,持續提供多層次、廣覆蓋的保險保障,人身保險產品供給質量穩步提升。因此,將有關情況進行通報,請各公司認真學習、借鑒參考。
《通報》同時,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鼓勵各人身保險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加大調查研究和創新開發力度,繼續推動開展普惠保險業務,積極推進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發展,用足用好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加快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豐富老年人、兒童、特定人群保險供給,持續提供符合保險業發展規律和客戶需求的保險產品及服務,推進人身險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人民群眾對保險業發展成果的獲得感。
(資料圖)
以下即為獲得表揚的公司:
01
加大普惠保險發展力度
一是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
平安人壽針對鄉村縣城低收入群體開發的部分人身保險產品,涵蓋多種意外責任和滿期生存金責任,為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提供綜合性風險保障;
人保壽險的某惠農型兩全保險,投保簡便,收益穩健,適當放寬投保年限,貼合農村意外風險場景,滿足農村消費者需求。
二是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方面:
利安人壽的某新市民專屬意外傷害保險,不與戶籍掛鉤,提供各類生活場景的意外保障,同時采用電子化投保方式,為新市民提供簡單便捷的保險服務;
平安健康針對某市外來務工、自主創業等抗風險能力偏弱的新市民,提供醫療保障,方便新市民異地就醫,拓展賠付范圍,將抗癌創新療法、質子重離子治療、部分特定高額藥品等納入保險責任范圍。
02
服務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一是積極開發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方面:
太保壽險的某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幫助靈活就業者擁有養老保障,賬戶多樣、靈活領取,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定制養老保障。
二是積極推進個人養老金保險業務發展方面:
各公司響應政策號召,積極參與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截至2023年3月,已有25款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上市。
三是提供形式多樣的養老年金保險產品方面:
泰康養老的部分養老年金保險產品,交費靈活,收益形式多樣,實現養老金領取與養老社區服務的銜接。
四是積極參與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方面:
工銀安盛圍繞養老保險產品配套相關服務,面向消費者及親屬,覆蓋健康咨詢、健康管理、居家照護等方面,適配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提高養老綜合保障能力。
03
滿足人民健康保障需求
一是將更多醫保目錄外合理醫療費用納入醫療保險保障范圍:
復星聯合健康的部分醫療保險產品,覆蓋醫保目錄外的住院醫療費用以及特定藥品費用責任。
二是加大對老年人和帶病體人群產品供給:
人保健康在行業內率先推出費率可調長期醫療保險,積極積累經營數據和經驗,滿足老年人和帶病體人群的長期保障需求,截至2023年3月,行業已有17家公司63款長期費率可調醫療保險產品上市;
太保健康開發的部分健康保險產品,保障已患乳腺癌人群復發轉移責任。
三是加快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
太保壽險的部分團體長期護理保險產品,累計承保超千萬人;中信保誠的某長期護理保險,重點保障重度失能老人護理需求,設計專屬健康告知,便于客戶理解。
四是支持健康保險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
友邦人壽的“直通車”服務包括異地醫保信息咨詢、門診就醫預約協助、就醫接送、住院就醫協助等,為客戶提供全面無憂的就醫體驗。
04
提高老年人、兒童保障水平
一是進一步提高投保年齡上限:
新華人壽的某老年防癌醫療保險,連續投保年齡上限可達100歲;
平安養老針對老年群體開發的某特定藥械醫療保險,首次投保年齡上限為75周歲?為老人客戶群體提供特定藥品及特定醫療器械保障。
二是適當放寬投保條件:
平安健康的部分醫療保險承保高血壓、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慢病人群,并為客戶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三是打造“適老”服務新模式,提升對老年群體保險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
瑞華健康為老年人設置服務熱線,為老年人保留傳統柜面,提供一對一專屬陪同,針對無法臨柜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或遠程視頻服務;
北京人壽提供專屬健康管理服務,協助完成日常健康和疾病管理,建立和更新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
四是提高兒童保險保障水平:
招商仁和的部分互聯網專屬少兒重疾險,涵蓋白血病、嬰兒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等少兒特定疾病保障,保費負擔較輕,保障范圍廣。
05
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
一是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滿足軍隊特殊商業保險需求:
工銀安盛聯合某銀行推出擁軍服務項目,為準入伍義務兵及其父母提供定制化保險計劃,涵蓋意外傷害保險和意外醫療保險。
二是研究開發滿足特殊環境、特殊崗位工作人群風險保障要求的保險產品:
泰康人壽針對醫護人員衛生安全開發的某意外傷害保險,為醫護人員提供醫療衛生職業安全保障;
中國人壽、人保健康結合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職業特點積極開發醫療保險產品;
利安人壽針對建筑工程人員開發的某專屬意外傷害保險,提供建筑工程人員務工時的醫療、疾病身故、住院補貼等保險保障。
三是探索開發區域性人身保險產品:
太平人壽積極參與海南自貿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建設,部分醫療保險產品覆蓋進口藥品和特定器械的治療費用報銷,提供就醫安排。截至2023年3月,大灣區重疾險累計承保13.49萬人次,保費收入11.22億元,提供風險保障503.95億元,大灣區跨境醫療險累計承保1.07萬人次,保費收入915.51萬元,提供的風險保障1080.17億元。
06
優化開發管理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產品開發工作機制:
中國人壽建立常態化市場需求感知體系,完善市場客戶需求信息調研,搭建產品信息內部溝通機制,參與常態化的同業交流,為產品策略確定提供重要支持;
人保壽險建立產品創新大賽常態化機制,廣泛征集產品創新創意參賽項目,調動公司全系統參與產品創新的積極性。
二是建立健全產品風險管控機制:
新華人壽對新產品上線操作風險、產品管理能力、客戶利益合理性等方面進行評估,并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產品審查工作。
07
加快數字化轉型
太平人壽上線智能核保平臺,對客戶異常告知進行自動化、智能化識別及分析評估,優化客戶信息采集,簡化投保流程,提升風險控制和服務效率;
國華人壽在精準服務與風控領域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客戶大數據平臺基礎上,提供精準服務需求篩選和經營指標分析,實現回訪成功率監控、投訴處理時效評估及客戶服務效果分析;
財信人壽持續完善大病保險業務系統,實現大病保險業務管理系統與各地市醫保局系統對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