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專注于光伏發電新能源領域的昱能科技登陸了科創板,此時也正是光伏儲能的高光時刻。昱能科技的上市可謂賺足了人們的眼球,股價一路漲漲漲,8月29日,昱能科技股價創下歷史最高點726.50元。
【資料圖】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2023年昱能科技表現欠佳,股價開始走上了下坡路,跌跌不休,更是被稱為“熊股”之一,2023年上半年股價跌了53.56%。
昱能科技是微型逆變器領先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中組件級電力電子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包括微型逆變器、智控關斷器、能量通信器以及戶用儲能系統等。據其招股書顯示,微型逆變器占據了大部分的營收,2019年至2021年,微型逆變器的收入分別為3.45億元、4.12億元、5.12億元,占比90.41%、84.44%、77.67%。
2022年受益于全球范圍內分布式光伏發電呈現出持續的高增長需求,昱能科技全年訂單充沛,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趨勢,業績表現優異。實現營業收入13.38億元,同比增長101.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1億元,同比增長250.3%。進入2023年,業績持續高增,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151.0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 億元,同比增長282.91%。
從行業發展來看,昱能科技仍處于高增長階段,微型逆變器仍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華泰證券(601688)研報指出,預計25年全球微型逆變器市場規模達354億元,23-25年CAGR為34.3%。根據微逆新增裝機量=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微逆滲透率,2022-2025年全球微型逆變器新增裝機量分別為9.7/18.5/29.3/44.2GW,市場空間可達到146/222/293/354億元。未來微逆在全球分布式新增裝機中占比將不斷提升,市場需求有望持續放量。
就昱能科技自身而言,盈利能力也較為穩定,各業務板塊發展趨勢向好,2022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為18.02%,毛利率一直維持在40%左右,凈利率為26.91%也較為穩定。除此之外,昱能科技的儲能業務也進入了放量階段,或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此前,昱能科技也有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到,公司交流耦合戶儲系列產品已向美國供貨,有望成為公司一個新的增長點。
研發方面,昱能科技研發費用有所增加,2020年到2022年分別為2542.66萬元、3117.31萬元、5489.10萬元,雖然費用不斷增加,但其實并不算多,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呈下降趨勢,分別為5.19%、4.69%、4.1%。而禾邁股份的研發占比卻正好相反,呈增長趨勢,2020年到2022年分別為5.83%、5.76%、6.34%。
不過,昱能科技在研發方面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據其年報,逆變器產品處于領先國內同行業2到3年的水平,累計已參與15項國家、行業或團體標準的制定。智控關斷器產品方面,自主開發的用于智控關斷器的專用控制及算法ASIC芯片,可提高產品集成度及可靠性,出貨量穩居國內第一。在儲能產品方面,從便攜式移動儲能、戶用儲能到工商業儲能系統均已完成了產品的布局。
總體而言,昱能科技成長性目前較高,但為何為何出現大幅下跌?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發行的股票,在上漲一個幅度之后,就一路下跌?難道是貴公司出現了什么問題嗎?貴公司有什么應對措施嗎?”
昱能科技表示,股價波動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目前經營正常有序,將繼續做好現有主營業務,不斷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水平,以最大努力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其實不止昱能科技,禾邁股份股價也是在大幅下跌。禾邁股市曾是A股最貴新股,每股發行價高達557.8元,此后一路上漲,股價一度破千,僅次于茅臺(600519)。不過,目前與昱能科技一樣,禾邁股份走上了跌跌不休之路,僅今年上半年就跌去了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