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意外吧,易建聯宣布退役。
然而你稍微想一下就會知道,易建聯退役再正常不過了。近兩三個賽季,由于遭受了嚴重傷病的打擊以及高齡因素的疊加,易建聯退役其實就在眼前。從比賽的呈現來看,易建聯已然失去了對比賽的統治力,那些年輕人終能夠在他身上“出一口惡氣”。
【資料圖】
是的,易建聯過了三十歲還能拿到多個MVP獎項,年輕人可沒少被他“教訓”。
到了這一刻,易建聯也不得不接受現實,盡管她努力而且自律,但傷病跟年齡絆住了他的腿腳,退役的決定并不會讓人難以理解。
有些耐人尋味的是,易建聯退役的時刻正趕上中國男籃在世界杯賽場遭受重創,他的退役似乎讓中國男籃的“至暗時刻”變得更為濃重起來。
問題是,易建聯退役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籃球徹底完蛋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易建聯對于中國男籃來說有過重要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國家隊內線核心,也是球隊當仁不讓的領路人。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易建聯已經不能在比賽中為球隊提供任何幫助,事實上他對于中國男籃的影響力已經不在。
此時,易建聯退役并不會影響中國男籃,易建聯并不是中國男籃的最后一盞燈,“至暗時刻”跟易建聯是否離開并無關聯。而且我們也知道,即便是易建聯作為帶隊核心的那些年里,中國男籃也沒有取得過拿得出手的成績。
不是說易建聯不重要,而是中國男籃不是他可以帶好的,有易建聯的中國男籃沒好起來,只不過缺了他的中國男籃會更爛一些。這就是中國男籃的悲哀所在,總在姚明、易建聯的會議中去夢想未來,醒來之后卻是南柯一夢,徒留無盡失望。
這跟易建聯是否退役哪有關系呢?
中國籃球走在一條起伏不平的路上,在功利化的外衣之下,中國籃球就像是吃不飽飯卻還要硬撐面子的人,隨時都會露怯成為笑柄。哭笑不得的是,另一面卻還要擺出一副謙遜好學的架勢,東家學學西家練練,卻終究一無是處。
一切都像是鬧劇。
本屆世界杯開打之前,下定決心歸化了NBA球員李凱爾,中國男籃似乎一夜之間就顯現出光明的未來前景,但還沒有睡醒就被人從被窩中狠狠抽醒,連夢都沒來得及去做。“戰略性放棄一場”、“可以跟某某隊拼爭”、“我們還有理論希望”......這些東西真是俗套。
可又能怎么樣呢?
中國男籃在過去的15年里,從來都是在絕望中等待,苦苦地等待著曙光的出現,因為中國男籃只是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問題在于,一項體育運動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不可能憑空就出現什么轉機,人才建設決定著這項運動能達到的高度。
姚明之后還有易建聯撐撐門面,易建聯之后呢?王哲林如同缺氧一般,比賽中的蹩腳表現令人不忍直視,而周琦也只有一聲嘆息。
(文/顏無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