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跌宕起伏的基金走勢堪稱刺激,不少人好奇,其背后到底有一群怎樣的投資者?
3月9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發布2019年度《全國公募基金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基民”畫像隨之浮出水面。
據悉,該報告涵蓋我國公募基金投資者全樣本客觀基礎數據及對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抽樣調查結果,是中基協第十三年通過調查來展現公募基金投資者畫像。
報告顯示,從“基民”受教育程度來看,六成以上投資者有本科及以上學歷,53%的基金個人投資者在學校中接受過與金融相關的教育;具體到年齡,30歲~45歲投資者仍是市場中的主力;從個人投資者收入來看,55.4%的“基民”稅后年收入在10萬~50萬之間。
30歲~45歲的中年人仍是主力軍
“基民”數量正在逐步上升。
報告顯示,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全樣本數據,截至2019年 1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場內投資者總數為1980萬。其中,專業機構投資者2.64萬,一般機構投資者數量4.8萬,自然人投資者1973萬(占比 99.6%)。自然人投資者同比上升7%。
公募基金場外投資者總賬戶數約6.08億。其中,專業機構投資者11.2萬,一般機構投資者數量為93.0萬,自然人投資者賬戶數約6.07億(占比 99.8%)。自然人投資者同比上升4%。
從“基民”的年齡來看,30歲以下的投資者占比34.2%;30歲(含)~45歲年齡段的投資者占比最高,達到42.1%;45歲~60歲投資者占比18.4%;60歲以上的投資者占比5.3%。
可見,2019年投資者仍以30歲~45歲的中年人為主。值得關注的是,螞蟻金服作為互聯網基金銷售的重要募資渠道,客戶年齡年輕化更突出,30歲以下的投資者占比達42.6%。
從性別結構來看,女性投資者占比達到42.9%,男性投資者占比57.1%。縱觀近三年,男性投資者占比逐年增加,2018年男性投資者占比53%,2017年占比51.6%。
超六成“基民”稅后年收入超10萬
春節過后,隨著基金一路下跌,各種戲謔和嘲諷遍布各大網絡平臺,“全民嘲基”“跌媽不認”等熱詞讓人哭笑不得。那么,基金背后的這群投資者到底有多少收入?
報告顯示,在其調查對象中,8.7%的個人投資者收入水平在5萬元以下;27.3%的個人投資者收入水平在5萬~10萬元之間;55.4%的個人投資者的稅后年收入在10萬~50萬之間;7.5%的個人投資者稅后年收入在50萬~300萬;稅后年收入300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占比0.8%。
從稅后年收入的結構來看,82.4%的投資者主要收入來源是工資報酬,8.2%的投資者主要收入來源是金融性資產收入,5.1%的投資者主要收入來源是經營性資產所得,1.6%的投資者無固定收入或經營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螞蟻基金的客戶年收入水平較樣本數據整體偏低。31.1%的個人投資者收入水平在5萬元以下;37.4%的個人投資者收入水平在5萬~10萬元之間;29.0%的個人投資者的稅后年收入在10萬~50萬之間;2.5%的個人投資者稅后年收入在50萬以上。
從投資者的受教育程度來看,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個人投資者占基金個人投資者的比例高達65.3%。具體來看,本科投資者占比55.6%,擁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投資者占投資者總數的19.7%。與2018年和2017年調查結果相比,高水平教育比例有所提高。
超四成投資者持有單只基金不超過一年
從金融資產配置情況層面來看,近四成投資者金融資產規模超過50萬,螞蟻基金金融資產規模主要呈現規模小的特征,金融資產總規模小于5萬的個人投資者占比為44.6%。有93.2%的投資者投資了兩到三類金融產品。
此外,32.8%的基金個人投資者將“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作為最重要的投資目的,25.6%和22.9%的投資者投資公募基金的首要目的是分散投資風險與養老儲備。
隨著移動設備的更加便捷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通過移動終端購買基金。報告顯示,近八成的個人投資者以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作為主要交易方式,28%的基金個人投資者最主要的基金購買品種是股票型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金融從業者的“基民”比例越來越大。報告顯示,48.1%的基金個人投資者從事或者曾經從事過金融領域相關工作,其余51.9%的基金個人投資者從未從事過金融領域相關工作。2018年和2017年有金融從業經歷的投資者占比分別為32.8%和25.3%。
“基民”對自己掌握的金融知識充滿自信。報告顯示,有93.4%的投資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高于或者處于同齡人平均水平,其中12.0%的投資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遠高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41.4%的投資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高于同齡人平均水平,39.8%的投資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大約處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
此外,根據調查問卷數據顯示,45.4%的投資者持有單只基金的平均時間不超過一年。其中,持有期少于半年的占11.4%,半年到一年的占34.0%。平均持有期限1~3年的投資者占比為34.7%,3~5年和5年以上的投資者比例分別為12.2%和7.7%。2019年度投資者基金持有期超過一年的比例比2018年略有上升。(記者 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