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記者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為筑牢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構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省自然資源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楊兵主持召開了推進全省綠色礦山建設第四次聯席會議。據悉,截至2021年,貴州共建成綠色礦山832座。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會議回顧,總結過去五年綠色礦山建設情況,查擺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對2021年中央環保督察通報指出的問題,省級綠色礦山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梳理,明確解決措施及下步工作計劃。研究以綠色礦山建設為抓手,落實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的要求,協力深入推進全省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供圖
會議通報,至2021年,貴州共建成綠色礦山832座,其中:國家級19座、省級813座。2019年建成8座,均為國家級。2020年建成809座,其中:國家級11座、省級798座。2021年建成15座,均為省級。2021年,省自然資源廳組織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回頭看”,將未能夠持續保持建設成果,且達不到建設標準的77座礦山,公告移除省級綠色礦山名錄。目前,全省綠色礦山名錄實有礦山755座,其中:國家級19座、省級736座。
會議強調,一是統一思想認識,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是大勢所趨,時代潮流,解決思想上的統一性,才能走好趕考路、當好答卷人。二是完善綠色礦山建設的體制機制。認真研究綠色礦山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及存在問題,構建職責明晰、責任明確的綠色礦山創建機制,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讓創建綠色礦山的理念貫穿到礦山企業的整個周期。三是提升管理能力及水平。探索建立共建共管的監管平臺,在礦業開發中充分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數字中國建設探索經驗。
貴州省級綠色礦山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廳相關處室負責人及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馮倩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