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很快就要準備采茶了,得抓緊打掃廠房,聯系村民幫忙嘞?!卑昌埧h龍山鎮巧嶺村村民羅朝順說,靠著種茶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不僅收回了成本還蓋起了小別墅。
這是羅朝順種植茶葉的第11個年頭,利用自家的60多畝山地,引進優質黃金葉、龍井茶苗等發展茶葉種植,數十年如一日的施肥、修枝剪葉,如今畝產值達6000元左右,先后帶動80余戶農戶參與茶葉種植,成為當地有名的茶葉種植“土專家”。
“像我種植的這個黃金葉,干茶能達到上千元一斤?!绷_朝順說,茶園里還種植了龍井、白茶、奶白茶等種類,現在茶葉市場行情好,通過與浙江商戶合作,茶葉加工后直接銷往浙江,每年的茶葉都供不應求。
羅朝順的茶葉基地。
羅朝順對記者說,盡管茶葉種植初期投入較大,前兩年幾乎沒有收入,但只要熬過前期,后期通過不斷剪枝就可以維持40年,現在每年產值能達30萬左右。
在羅朝順的帶動下,村民胡志林隨后成立了安龍縣云上茶葉有限公司。“目前我們在巧嶺村、半坡村、坡利村共有2700多畝茶園基地,等節后不久就可以采龍井了,預計要請上百人幫忙才行?!焙玖终f,借助村里搭建的銷售渠道,向浙江等地銷售成品茶葉,公司年產值達700萬元左右。
如今的龍山鎮,茶產業已初具一定規模,不僅有8戶打造獨特茶品牌的茶葉種植“大戶”,還有80戶專注茶葉初加工的“小戶”。在推動生態茶業發展的同時,還帶動當地上千名村民實現增收。
黃金葉基地。
“基地里除草、管護、采茶青都需要工人,多的時候一天能有300多元的收入,最少時也有100多塊錢?!秉S林琴說,基地常年有活干,全靠茶產業,實現家門口上班的愿望。
截至2021年年底,安龍縣龍山鎮茶產業覆蓋4個村,種植面積達一萬畝,年產量200多噸,產值達6000多萬元。茶葉經初加工后主要銷往浙江等地,呈現出大好的發展勢頭。
下一步,龍山鎮將不斷引進優質茶苗,提升茶葉品質,將茶產業做大、做優、做強,聚焦品牌效應,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將茶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中的“王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桂榕
編輯 管云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