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來看一切如常,分流管道在地底下馬不停蹄地工作,是名副其實的‘幕后功臣’。”1月28日,記者走進中車貴陽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貴陽)廠區,副總經理董合軍指著道路上新鋪的瀝青說,新建成投用的雨污分流改造項目是中車貴陽在綠色發展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據了解,由于企業建廠時間較早,廠區排水系統較原始,未根據水的來源分設管道,廠內所有雨水、污水以及廠外部分居民污水全部進入廠區兩條排洪溝后混合外排。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這種合流制的排水已不適應城市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中車貴陽彈簧事業部生產車間內
如何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保護和改善環境,成為中車貴陽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反復思考和綜合論證,2021年3月,中車貴陽拿出方案,建成一個滿足保護生態環境、踐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勢在必行。
時間緊,任務重。項目于2021年7月開工,歷時7個月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網總長8722米,新設檢查井288座和污水處理站1座,改造衛生間合計面積2054平方米;并于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企業以建設速度表明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
“通過廠區市政基礎設施的改善,特別是污水收集及處理設施的改善,實現了公司廠區內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的分類收集及合理處置,消除了下游污水處理廠因雨污混流而被迫處理非污水問題,釋放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容量,減輕了處理壓力,降低了處理費用。”董合軍介紹,項目還解決了雨季水量劇增,因下游污水處理廠能力限制造成的污水混入雨水未經處理而直接外排的問題,保護了下游的飲水安全。
中車貴陽彈簧事業部生產車間內
除此之外,項目在設計和建造中嚴格執行有關節能標準和設計規范,采用節能型建筑結構、材料,廣泛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同時采用先進的微機測控管理系統,可使整個污水處理系統在最經濟狀態下運行,最大限度減低能耗。
據悉,中車貴陽是全國重要的萬輛鐵路貨車修理基地。近年來,公司不斷深化落實減排措施、推動可持續發展,獲得了2020年度“貴州省綠色工廠”稱號。
下一步,中車貴陽將進一步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從而實現產業全面升級和優化;大力推動“貴州省綠色工廠”建設,力求實現企業的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為“雙碳”行動落實落地發揮企業作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露
編輯 管云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