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黔南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福泉市分中心獲悉,2021年以來,福泉市進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改革,通過優化農村資源配置,盤活“沉睡”集體資產,激發農村經濟“活水”,探索出一條“四破四立”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改革新路。
2021年3月,福泉市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作為年度深化改革工作重點項目推進,由黔南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福泉市分中心牽頭成立監管委員會,搭建市、鄉、村三級產權交易平臺,制定交易細則,培育城鄉一體、開放規范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開啟了農村產權入市交易的破冰之旅。中心將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村土地經營權、林權等12類農村產權納入交易,平臺運營以來,共發布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信息26宗,實際完成交易24宗,成交金額700余萬元,溢價增值8萬元,受益群眾500余人,交易量和交易額在黔南州排名第一。
通過“四破四立”舉措,中心不斷提高農村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一是突破發展“瓶頸”,建立“一盤棋”改革格局,健全體制,完善機制,組建專班,依法高效推進重點工作。二是沖破改革“桎梏”,構建“三級聯動”交易平臺,實現村(居)-鄉鎮(街道)-部門(單位)流轉交易模式。三是攻破監管“頑疾”,建立齊抓共管監督體系,將農村產權改革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和督查督辦重要內容,進行定期督查考核,壓緊壓實責任。四是打破規則“堅冰”,建立規范的交易秩序。制定實施細則,規范交易流程,探索推進“確權—交易—融資—增值”新模式,推動交易公平公正公開。
通過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這個平臺,福泉市各類農村產權交易行為得到有效監管,實現公平有序流轉,競價交易的方式有利于村集體收益最大化,為農民增收拓寬了渠道,提高了農村要素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管云
編輯 方亞麗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