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片】
“春節期間,項目施工現場仍有四五十名員工對關鍵工期控制點進行施工,為了盡早投產,公司通過增加人員、增加機械設備等方式,倒排工期,搶抓工程進度。” 2月16日,記者走進位于福泉市龍昌鎮的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電池用磷酸鐵的一期項目基地,只見施工現場車輛往返不斷,項目工程建設組組長陸興良告訴記者,目前中式項目裝置已建好進入調試階段,預計今年年中可實現年10萬噸磷酸鐵產能。
貴州川恒化工龍昌廠區
據介紹,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恒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磷礦開發和磷資源精深加工的民營磷化工企業,并于2017年8月25日正式上市,現已形成礦山開采、磷酸鹽產品生產、磷化工技術創新、伴生資源開發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磷營養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磷化工循環經濟產業群。
“隨著電池材料興起以后,磷酸鐵將大量應用于新能源材料方向,為了從傳統的磷化工企業向新能源材料轉型,公司于去年9月在福泉市雙龍工業園區羅尾塘組團和龍昌廠區東側地塊,正式啟動投資建設‘礦化一體’新能源材料循環產業項目。”川恒股份礦化一體項目指揮部指揮長黃中權介紹,項目共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周期為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投資45億元;二期建設周期為2024年至2026年,投資55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在全省形成年產100萬噸以上的磷酸鐵、年產20萬噸食品級凈化磷酸、年產4萬噸電池用六氟磷酸鋰產能,力爭成為“電池用磷酸鐵”世界龍頭。
川恒化工礦化一體項目施工現場
在黃中權看來,在向新能源材料轉型的過程中,川恒股份已掌握第二代磷酸鐵技術,可使磷酸鐵的生產成本較行業現有技術大幅度降低,產品純度更高,晶型晶貌更好。
據了解,依托于龍昌工廠升級轉型,川恒股份將采用第一代磷酸鐵技術,在2022年10月前形成20萬噸/年的磷酸鐵生產能力。其中,首套10萬噸/年無水磷酸鐵生產裝置正在建設之中,預計2022年6月份開始陸續投產;第二套10萬噸/年磷酸鐵的計劃也已確定,力爭2022年12月建成投產。
川恒化工一生產角
羅尾塘組團采用更具競爭力的第二代磷酸鐵技術,規模為80萬噸/年,加上龍昌工廠先期形成的20萬噸/年的磷酸鐵產能,結合未來幾年的規劃,川恒股份將在貴州地區形成100萬噸/年以上的總產能。
此外,在電池用氟系材料開發方面,川恒將圍繞500萬余噸/年的磷礦產能,依托世界領先的無水氟化氫技術,利用豐富的無水氟化氫做原料延伸發展六氟磷酸鋰或PVDF,拓展其他電池用氟材料,從而成為“電池用氟材料”世界領軍企業。
下一步,川恒股份將緊跟新能源市場大趨勢,按照國家雙碳指標要求,在貴州大力推動鋰電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結合“甕福”地區的資源、區位、產業鏈等綜合優勢,持續致力于構建以磷礦開發和磷化工為基礎,多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多產業耦合發展的新經濟體,構建多維度的競爭力,實現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發展,真正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 | 現代煤化工加速 “黑”“綠”之變 ——中石化織金50萬噸/年聚乙醇酸(PGA)項目建設見聞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丨興仁路興碳素:瞄準煤電鋁一體化 將資源就地轉化成效益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 | 貴州龍凱科技:鋁加工產業鏈暢通 企業升級發展提速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丨恒力(貴陽)產業園6000余臺設備高速運轉 復工復產忙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 | 黃果樹旅游區:打造民宿產業發展集聚區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 | 貴州珍酒三期技改項目:“夾皮溝”崛起一座百億產值的現代化酒廠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 | 天能集團貴州能源科技:綠色升級有力 產業集群聚力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 | 老舊小廠變現代企業:皇氏集團攜手遵義乳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重大項目一線直擊丨盤譽泰合機械:科研市場“兩手抓”訂單無憂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川 馮倩
編輯 楊靜
編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