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記者從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獲悉,日前,貴州省產業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提高招商引資工作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目的是為進一步促進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指導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規范招商引資政策,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益,確保產業大招商持續健康發展。
資料圖:省投資促進局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意見》共分為五個部分16條,從注重前期工作、規范項目簽約、強化落地服務、規范優惠政策、加強監管防范五個方面作出部署,并制定貴州省招商引資項目投資合同(參考模板)(試行)。
《意見》提出,建立完善產業鏈“兩圖兩庫兩池”,重點圍繞“四化”及首位產業、特色產業,深入研究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特色優勢和產業鏈短板弱項,找準招商的重點和方向,謀劃要素有保障、政策有支撐、產品有市場、投資有回報、政府有稅收的產業招商項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
《意見》對項目選址提出要求。根據項目需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及時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項目選址。選址必須根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符合生態環境“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主動避讓永久基本農田,落實水資源利用和安全要素管控等。要積極引導產業項目向開發區(園區)集中,優先使用低效和存量用地,降低配套成本。
《意見》提出,合同簽署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按照有關文件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擬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進行綜合評估,并形成評估結論。要切實做到環保不過關堅決不招、不符合產業政策堅決不招、產能過剩項目堅決不招、形象工程堅決不招。沒有通過評估的項目,不得簽訂招商引資合同、不得辦理項目相關手續。
在強化落地服務方面,《意見》提出,實行招商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開發區(園區)管委會,以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主動介入,及時做好企業注冊登記、辦理項目建設用地手續等服務工作,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問題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級代辦服務中心根據企業需求免費提供代辦服務。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實施主體、一個推進方案”推進機制。
在規范優惠政策方面,《意見》提出,不得違反國家和省級土地、財稅等法律法規和要求;不得突破自身資源承載能力、財力條件,不計成本、不計回報拼政策、拼資源、拼地價、拼補貼。土地價格不得低于土地獲得成本;省內異地搬遷項目,不得以優惠政策作為前提條件;嚴禁政府及其部門、平臺公司違法違規擔保,嚴禁向企業作出保證最低收益、投資風險兜底、回購投資本金等明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承諾。
在規范優惠政策方面,《意見》還提出,嚴格履行投資合同,按照優惠政策和合同明確的條件、流程以及項目建設進度和效益,分批次及時予以兌現。政府兌現、獎勵、補貼的金額不能高于企業的實際投入。企業已享受優惠政策但未完全履行投資義務的,要保留追償權利。嚴禁以政府換屆、人事調整等為由不履行合同、不兌現承諾,杜絕“新官不理舊賬”。
《意見》中提出,要強化監督問責。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招商引資項目評估、合同審查、落地服務、政策制定及兌現的監督檢查。對未嚴格落實相關程序和規定,造成地方經濟、資源、環保等重大損失或嚴重不良影響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責問責;涉嫌違紀違法的,移送相關部門處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法
編輯 楊靜
編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