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2022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21年,全省12315熱線和平臺接收投訴舉報113800件,同比增長29.34%,辦結113590件,辦結率99.82%。其中,投訴88452件,同比增長51.1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456.72萬元;舉報25348件,同比下降13.95%。
“2021年,全省12315熱線和平臺接收投訴88452件,辦結88385件,辦結率99.92%。商品類投訴51575件,同比增長47.33%。”貴州省纖維檢驗局四級調研員高婷介紹,主要是一般食品、煙酒和飲料、交通工具、服裝鞋帽、通訊產品。服務類投訴36877件,同比增長56.78%。主要是餐飲和住宿服務、美容美發洗浴服務、教育培訓服務、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銷售服務。投訴量增長較快的商品和服務:教育培訓服務、計量器具、燃料(汽油、天然氣)、衛生保健、餐飲和住宿服務。投訴較多的問題是:質量、售后服務、食品安全、價格。
舉報情況方面,2021年,全省12315熱線和平臺接收舉報25348件,辦結25205件,辦結率99.44%。商品類舉報15321件,同比下降 32.00% 。主要是一般食品、煙酒和飲料、家居用品、藥品、服裝鞋帽。服務類舉報10027件,同比增長44.69% 。主要是餐飲和住宿服務、停車服務、美容美發洗浴服務、衛生保健、教育培訓服務。舉報量增長較快的商品和服務為衛生保健、計量器具、特種設備、郵政服務、教育培訓服務。舉報問題集中在廣告違法行為、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食品安全、價格違法行為、產品質量違法行為。
投訴舉報熱點問題方面,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服裝鞋帽、移動電話及配件、家居用品。反映產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銷售不合格產品;產品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食品問題主要集中在肉及肉制品、烘焙食品、米面制品、餐飲服務。主要反映商家經營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摻雜摻假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的食品;銷售過期食品。售后服務問題主要集中在酒類、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通訊產品。反映不按時送貨、退換貨糾紛、不按規定履行或延遲履行三包義務等。侵害消費者權益主要集中在美容美發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健身服務、房屋裝修、商品預定等方面。反映利用預付費(卡)形式侵害消費者權益、服務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退款糾紛等問題。廣告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酒類、家居用品、美容整形服務、化妝品等方面。反映經營者夸大產品性能、功效,發布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虛假信息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蘭松
編輯 江婷婷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