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家!這是貴陽火炬軟件園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火炬軟件園)成立以來培育的企業數,其中60多家得到貴州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3家成功上市。
積極開拓業務市場,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孵化成效。如今的貴陽火炬軟件園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已吸引電商、軟件開發、物聯網等83家大數據相關企業和團隊入駐,創造了約4.38億元的總產值,打造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這一完整孵化鏈條,形成完整的創業創新生態。
“創客計劃”助力企業落地,從一份商業計劃書到一家公司落地,離不開貴陽火炬軟件園“保姆式”的培育。“經過篩選后的團隊可以免費入駐基地,我們定期聘請導師進行創業指導,直至6個月后企業落地。”貴陽火炬軟件園在孵企業服務部部長鄭培廷說,圍繞大數據產業發展需要,基地還與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高校合作,培養和集聚規模達千余人的大數據人才隊伍。
企業培訓現場
對接市場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企業基本都是科技人才,市場敏銳度不夠,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是最大難題。”貴州眾享云軟件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橋說,通過基地“搭橋”,公司先后為貴州省婦幼保健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提供醫療數據挖掘、通信數據維護等服務,不斷提高“造血”能力。
“多管齊下”助推企業高速發展,科技中介、融資對接、高企申報……都是貴陽火炬軟件園為企業提供的服務。去年數博會期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展貿交流對接會,吸引122家國內外企業參加,38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進一步開拓市場。定期組織銀行征集融資,2021年累計解決2200余萬元融資難題,其中貴州眾享云軟件系統有限公司在貴陽火炬軟件園的推薦下獲批40余萬元貸款。
近年來,貴州著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數據、要素、市場等不斷聚集。今年,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強化科技創新支撐,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鄭培廷表示,下一步,貴陽火炬軟件園將聚焦主營主業,輸出孵化管理經驗,助力全省個孵化載體共同發展;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機制;開展異地孵化項目,采取“全球招引+廣州加速+貴陽產業化”的運營模式;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貴州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桂榕
實習生 楊倩
編輯 江婷婷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