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貴安綜合保稅區獲悉,為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重大歷史機遇,將政策紅利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今年以來,貴安綜保區從改革創新機制體制、申建無水港、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強化招商引資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貫徹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精神,推動“強省會”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改革創新機制體制。1月24日,貴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批復同意貴安綜合保稅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設立獨立財政,圍網內封閉運行,下放審批權限,統籌產業發展,探索企業化改革。目前,貴安綜保區已制定《貴安綜保區企業化改革實施方案(試行)》,3月底完成競聘上崗,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極大提升,敢干、肯干、會干、實干的“四干”意識顯著增強。同時,獨立財政和一級金庫已獲省財政廳、人行貴陽中心支行批準,配套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國庫集中支付代理銀行招標工作正快速推進,確保4月初上線運行。“園區事園區辦”得到有效落實,已完成委托下放的6項審批權限,并正式辦理業務。
申建無水港,提升外部環境。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支持廣州港、深圳港、北部灣港在貴州設立無水港,支持貴州積極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貴安綜保區積極行動,加快推進項目化、政策化、具體化落實。通過聯合貴州省多式聯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商業儲運(集團)有限公司、貴陽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申報以貴安綜保區牽頭建設貴州無水港,聯動改貌鐵路樞紐打造改貌作業區,長遠謀劃全省“1+N”(一個無水港+N個作業區)的發展格局,并正式向省商務廳聯合報送了《貴州貴安綜合保稅區關于申建貴州無水港的報告》。無水港的設立,將完善鐵路、公路、航空立體交通貨運體系,構建黔粵產業合作載體,極大提升貴安綜保區乃至全省南下出海物流通道的便利性。
聚焦主責主業,促進產業發展。貴安綜保區通過聚焦電子信息制造、先進裝備制造、特色產業生態食品的“兩主一特”,突出綜保區主業。在加工貿易方面,依托晶泰科、凱瑞嘉電子、中海信等存量企業,落實晶泰科二期、康達精密、江西丁乙等增量企業投產達產,引進優強企業,打造光電產業集群、再制造產業集群,穩住貿易基本盤,逐步做大加工貿易規模。在一般貿易方面,推動澳門南光物流大宗原糧精深加工貿易平臺及跨境冷鏈倉儲項目、平行進口車口岸延伸監管展示交易平臺項目,周邊地州外貿企業通過貴安綜保區開展一般進出口業務,確保完成進出口1億美元,做大一般貿易規模。在培育跨境電商上,通過開展貴州思特以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9710、9810出口業務,優享倉供應鏈、武漢友好、福州易海囤等跨境電商平臺1210進口業務,確保完成進出口1億美元,做實跨境電商增量。在服務貿易上,以推動萬乘金融服務外包項目、上海新華電信呼叫中心業務拓展離岸呼叫業務,中云數據公司數據中心離岸數字內容邊緣數據計算及國家民族民間版權(西南)離岸文創類版權交易項目落地,實現服務貿易從無到有新突破。在拓寬保稅業務方面,貴安綜保區積極引導誠豐鴻運、華億半導體等企業加快發展保稅倉儲物流,加快打造大宗商品精深加工貿易平臺,完善大宗商品保稅交割,確保完成進出口3億美元,拓寬報稅業務模式。
強化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為奮力實現產業大招商新突破,推動綜保區高質量發展,自1月以來接洽企業30余家,已簽約招商引資項目9個、落地7個、正在洽談18個,主要領導外出招商4次。完成標準廠房招商3.3萬方,近期擬新增簽約入駐企業3家,面積2.9萬方。同時,為確保全年如期建成52萬方標準廠房,提高“以房招商”承載能力,貴安綜保區加快園區建設。目前,已完成圍網內309.75畝批而未供土地摘牌、11宗地塊調規,已開工建設標準廠房17.6萬方。此外,在做好園區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按照“園區事園區辦”要求,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務、委托代辦,企業服務全響應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圍繞“十要素”(用地、用房、用水、用電、用氣、用工、物流、稅收、金融支持、生活配套),打造“貴人服務”品牌,做實誠信政府。目前共收到園區企業反饋問題17個,已辦結12個(其中當天辦結率80%)。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彭楊
編輯 申川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