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7日貴州下發開展汛前地質災害大排查通知后,開陽縣迅速組織人員對全縣在冊隱患點、新增風險斜坡等地質災害隱患區域進行全面風險排查,預計在3月底之前全面排查完畢。”3月23日,在開陽縣紫興街道辦群興村關練滑坡地質災害隱患點,開陽縣自然資源局與省地礦局111地質隊(開陽縣地災技術服務保障單位)正在查看監測裂縫變化情況。
人工檢測裂縫變化情況
“汛期(每年5月至10月)是地質災害頻發多發時段,為最大限度減少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每年全縣都會在主汛期到來前全面開展汛前地災隱患排查工作,切實做好防災減災準備。”開陽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張海說。
據了解,目前開陽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39處,其中,滑坡65處、崩塌34處、地面塌陷4處、不穩定斜坡30處、泥石流4處、地裂縫2處。共計威脅群眾11826戶31451人,威脅財產73876萬元。
嚴字當頭。在張海看來,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緩、絕不能松懈,為此,今年以來,為全面做好地災防治各項工作,開陽縣自然資源局先后召開5次會議,并印發一系列文件對元旦、春節、兩會等重點時段和汛前地災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針對2021年縣鄉換屆情況及時督促對基層防災“包保”人員進行調整,確保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與此同時,開陽縣擬定印發了《關于做好2022年汛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從全面推進風險隱患排查;加快隱患汛前大排查,及時發現隱患點;加強宣傳,完善全民參與共同防災機制;加強形勢研判,及時報送工作情況四個方面做好汛前地災防治排查工作。
檢查自動化設備運行情況
其中,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對全縣網格化管理的139處隱患點“雙監測員”責任人進行監測調度,確保檢測人員在崗履職盡責到位,做到隱患點日排查日報告,同時充分運用好已安裝完成的71個隱患點375套自動化監測預警設備進行實時監測預警預報,做到“人防”和“技防”兩手抓、兩不誤。
鄉鎮、村組是地質災害防范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能發揮作用、最重要的防線。對此,開陽縣日均出動16個工作組對在冊地災隱患點、建設工地、礦山開采等重點區域做到了常態化的重點排查;為確保全覆蓋,還充分發動2270余名群測群防信息力量,以村組、居委會為網格進行全覆蓋隱患大排查,經排查,目前全縣暫無新增地質災害隱患,139處在冊隱患點均無異常。
聚焦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有力有序高效推進汛期排查工作。全局嚴格落實全年常態化的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加強地災預警信息的收集和研判,提高地災應急反應能力;針對前期冬春季節冰雪、近期降雨氣象天氣特點,聯合縣氣象、應急部門及時傳遞和發布氣象預警預報信息,有效提高災害性氣象預警預報和險情處置能力。
“滑坡隱患點會產生裂縫,我們會通過人工排查監測它的裂縫大小有沒有變化。”作為地質防災技術服務保障單位,省地礦局111地質隊駐縣隊員邵如意說,近年來,貴州省地礦局111地質隊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利用“人防+技防”即人工徒步排查監測和無人機協同、自動化監測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力以赴開展汛前地災排查工作。同時,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扎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提升防災能力和群眾遇險逃生技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下一步,開陽縣將落實好換屆選舉后各隱患點縣鄉防災責任人和一線監測員的責任,對隱患點防范措施再檢查、再落實、再完善,切實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各鄉鎮、街道辦將充分發揮好隱患點監測員、村組信息員“兩員”作用,持續深入對各隱患點、人口密集區等開展常態化的隱患排查,住建、教育、交通、旅游等防治責任部門同步抓好房地產開發、學校、交通沿線、旅游景區等行業系統職責范圍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重點排查,確保排查無遺漏、不留盲區、不留死角。
此外,屬地鄉鎮、街道辦將對每一處在冊隱患點設置好完善的危險警示標牌、避險撤離路線和避險場所標志,在夯實“人防”基礎上,強化“技防”運用,對自動化監測預警信息及時做好現場核實與處置工作;各鄉鎮、街道辦和有關部門堅持預防在先,反復排查,反復巡查,落實監測預警,發現險情“寧可信其有,不信其無”,地方黨委政府將在第一時間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遇險群眾疏散撤離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張秀云
編輯 楊靜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