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獲悉,今年以來,黔東南州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主戰場”,以新國發2號文件為契機,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以“三個精準”發力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精準鎖定招商重點,尋求產業新突破,在“招什么商”上發力。大力實施“精準招商”,把力量用在刀刃上,把精力花在關鍵上。鎖定重點區域招商。在全方位招商基礎上,瞄準重點區域,以珠三角、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招商引資、承接產業的主戰場,做到精準聚焦、分工布局、重點突破,進一步深化與發達地區戰略對接。同時,抓住與廣東省佛山市東西部協作的契機,充分利用好黔東南州資源稟賦優勢、政策優勢、環境優勢對接佛山項目、資金、人才,實現優勢互補。圍繞主導產業招商。堅持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工業與信息化產業、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業、大健康醫藥產業、鋁及鋇鹽產業五大主導板塊招商選資。圍繞32條重點產業鏈招商,構建關聯“左右”和供需“上下游”的產業鏈條關系,通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激活滾動效應、集群效應和倍增效應。鎖定重點對象招商。堅持“招大、引強、選優”理念,有針對性地對接央企國企、500強、上市公司,實施定點精準招商。
精準創新招商方式,凝聚內外新合力,在“怎樣去招”上發力。強化招商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專業招商隊伍,培育打造一支懂經濟、明管理、曉政策、善溝通的外向型、復合型招商人才隊伍。強化能力提升。用“引進來”方式聘請專家學者、行業精英講授產業政策、土地規劃、談判公關等招商專業知識,用“走出去”方式,把招商干部推向一線、推向市場,在實踐中吸收消化知識,學會與企業家、投資者打交道、交朋友,不斷增強專業招商隊伍實戰能力。突出以商招商。通過招商專員、社會引資人、商協會、駐點招商等,不斷擴大“朋友圈”,打好“鄉親牌”“親情牌”,引導在外成功人士回鄉投資創業,進一步激活招商引資“葡萄串”效應。
精準優化營商環境,搭建服務新高地,在“如何留住”上發力。強化服務意識,樹立小政府大服務的理念,打造服務型政府,樹立“投資者是上帝”“企業家是衣食父母”的理念,讓尊重企業家、成就投資者在全州蔚然成風。提升服務效能。抓好“放、管、服”,推進“一窗通辦”改革,打造“貴人服務”黔東南品牌。完善投資服務保障機制,堅持“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名領導、一名專人、一抓到底”的服務機制,對企業注冊、審批、報建、環境協調等各個環節全程代辦,限時辦結;整合優化發改、國土、規劃、住建、工商等部門行政審批流程,推行“首問責任制”,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破解要素瓶頸。進一步加快引進產業基金,尋求股權投資,積極與政策性銀行、信保機構尋求戰略合作,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支持更多的優質中小型企業做大做強;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開展全員招工行動,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提升產線自動化智能化,緩解人力資源不足。通過從軟硬件環境兩個層面發力,營造“親商、愛商、重商”的營商環境,形成項目、資金和商客聚集的“投資洼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法
編輯 楊靜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