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記者走進位于修文經開區內的首鋼貴陽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廠區,科學的廠區規劃、智能化的生產現場、陳列著拳頭產品的展臺……一個欣欣向榮的新貴鋼呈現在眼前。
2016年7月,貴鋼從貴陽市中心城區全面搬遷至新廠區,這家國營重工老廠“退城進園”,兌現了“還貴陽市一片藍天”的莊重承諾。經過異地搬遷技改,今天的貴鋼沿革了64年的鋼鐵生產史,也走上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位于修文經開區內的首鋼貴鋼廠區
貴鋼以綠色制造形成循環經濟工業基地。在貴鋼煉鋼生產線上,鋼鐵廢料源源不斷地投入爐中,在高溫作用下融化為鋼水。據了解,使用廢鋼作為原料,能減少使用進口礦石,同時減少能耗和碳排放。貴鋼總經理汪凌松表示,作為成為省內唯一一家獲工信部綠色工廠認證的鋼鐵企業,貴鋼還將從工藝技術、生產設備上加大投入,進一步做好超低排放,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貴鋼康斯迪電爐中控室
貴鋼堅持走“專、高、特”發展道路。在釬鋼釬具加工車間,十余臺數控加工機床正在作業。經過機床加工,一截棒料就變成了一個半成品。之后,半成品依次經過井式滲碳爐、摩擦焊機、鍛釬機等設備的加工,就能變成了合格的釬鋼釬具。汪凌松介紹,上世紀六十年代,貴鋼產出了國內第一支成品釬,經過多年的研發與生產技術沉淀,貴鋼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鑿巖用釬鋼釬具產品科研與生產基地。
目前,貴鋼生產的釬鋼釬具形成數十個系列、近800個品種規格,產品占據國內57%的市場份額,并出口到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
貴鋼辦公樓展廳內的釬鋼釬具展品
貴鋼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通過不斷拓展特殊鋼品類,貴鋼自主生產13類特殊鋼產品,高端易切鋼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產品優良的易切削性能,提升了下游加工企業的生產效率;車軸鋼等軌道交通用鋼產品成功替代進口產品,助推高速重載機車、高鐵動車等大國重器的國產化率達到100%……
“未來,貴鋼還將堅持在細分領域增加棒材、異型材、釬鋼釬具、光亮材等高端產品比重,在‘卡脖子’關鍵材料與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力度,建設成為在細分領域具有競爭力的特鋼企業。”汪凌松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云
編輯 朱登芳
編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