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米高的機身上小小的腦袋轉來轉去,四個輪子在地上滑行前進……走進貴州豫能新田煤礦中央變電所,記者看到一副新“面孔”——巡檢機器人正在認真地自動巡檢,將每一臺變電設備的數據上傳,為井下供電系統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供電是井下生產十分重要的環節,以往我們都是要人工巡檢,人力、時間成本較大,現在用上了巡檢機器人,可以實現24小時定點定時不間斷的巡檢。”新田煤礦機運技術員羅練介紹,今年2月,中央變電所實現了機器人自動巡檢。巡檢機器人充滿電可連續工作8小時,1天來回巡視3次,按照設置好的路線自動巡檢,巡檢完每一臺設備后將運行數據實時上傳到地面自動化中心,工作人員可以實時監測變電所運行情況。
羅練介紹,巡檢機器人有儀表識別、溫度檢測、聲音檢測、氣體檢測、環境溫度實時檢測。語音對講功能、煙霧檢測、避障停車報警、激光導航定位等功能,通過遠程巡視降低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信息報送效率和運維工作質量。
除了中央變電所,記者看到,新田煤礦的主斜井皮帶上也有著巡檢機器人的身影,不同的是,主斜井皮帶上的機器人更像是“智能攝像頭”。
“巡檢機器人安裝在主斜井井口大巷皮帶上方,我們發出指令,巡檢機器人就沿著路線,對主斜井強力皮帶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視檢查,比人力巡檢省時省力。”新田煤礦機運隊隊長潘本華介紹,煤礦的主井皮帶全長1500米,主井斜坡有14.75度,是原煤生產運輸的“咽喉”,十分重要。然而,以往整個皮帶運輸系統都是靠人工進行巡檢,費時長,盲區多,安裝上皮帶巡檢機器人后,就能夠代替人工巡檢,省時省力,更加安全方便快捷,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潘本華介紹,主井皮帶上的巡檢機器人由360度攝像頭、各種信號傳感器、無線通信系統、充電裝置、軌道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部分組成,有故障監測、自動巡檢、實時監測等重要功能,可有效提升主煤流運輸系統的安全系數及工作效率。
“加快智慧礦山建設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煤炭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新技術的落地應用讓煤礦的運維質效、供電系統可靠性都得到了顯著提升。”新田煤礦礦長張高青介紹,目前,煤礦的巡檢機器人運行正常,正在根據實際應用情況進一步優化升級提升效能,接下來將等待上級部門驗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編輯 彭楊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