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發2號文件提出,貴州要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實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
浮游生物標本采集
記者從畢節市科技局獲悉,近年來,該局堅持生態優先,從高點起步、高處發力、高效推進三方面,打造科研平臺、壯大科研團隊、實施科研項目,以科技力量賦能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綠色發展。
打造科研平臺方面,畢節市科技局堅持找準支點,集中力量,用好人才,依托高校資源,以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要研究對象,大力支持和推薦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申報省級重點實驗室。2020年3月,申報了貴州省典型高原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同年4月獲批立項,成為省內唯一一個致力于生態保護和修復研究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截至2021年底,已爭取獲得國家級項目2個,完成項目1個;獲得省部級項目13個,完成項目6個;發表學術論文17篇,其中SCI論文9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6項。
開展鳥類觀察
壯大科研團隊方面,畢節市科技局大力加強生態文明人才團隊建設,以省級重點實驗室為載體,通過外部引進人才與內部培養人才相結合,不斷拓展壯大高層次人才團隊。截至2021年底,貴州省典型高原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擁有成員4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博士18人,碩士12人。在打造重點實驗室,實施科研項目過程中,已成功引進博士3人,培養碩士研究生7人。
實施科研項目方面,畢節市科技局致力于提升生態保護與修復能力,開辟綠色發展道路。通過對全市在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等方面面臨的問題進行充分調研和分析,將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系統修復、生態問題治理、綠色技術創新等相關技術需求納入了2022年項目征集指南,征集入庫生態環境保護類項目4個,擬支持資金56萬元;將“草海關鍵生態環境問題”技術需求納入了2021年“揭榜掛帥”技術榜單,成功立項《草海國家自然保護區關鍵生態環境問題研究》項目,支持資金98.2萬元;推薦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項目申報省級及以上科技項目,項目立項成功4個,獲得資金支持395萬元;爭取加強高原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能力建設項目,擬投入資金1550萬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編輯 申川
二審 劉力維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