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走進威寧自治縣雪山鎮灼圃草場,一片遼闊的高山草原映入眼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雪山風電場鋪展眼前,105臺“大風車”呼呼轉。在風電場不遠處,是一排排亮閃閃的光伏板。
雪山風電場的“大風車”,滿發情況下,風輪每轉一圈,能產生2度電
華能雪山“風光互補”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6.84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21.84萬千瓦,光伏裝機5萬千瓦,是目前貴州最大“風光互補”發電場。投產至今累計發電量24.5億千瓦時,產值約10.05億元。每年能提供清潔能源電量4.5億千瓦時,與火電相比年均可節約標煤1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二氧化硫0.1萬噸、氮氧化合物0.1萬噸,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了綠色動力。
整個發電過程實現零碳。印著“中國華能”標記的“大風車”上,葉片迎著風轉動呼呼作響,隨著風輪旋轉,機艙內增速齒輪箱提升旋轉速度,帶動發電機發電,滿發情況下,風輪每轉一圈,能產生2度電,隨即通過220千伏雪赫線上網,點亮萬家燈火。
華能雪山風光互補項目的光伏發電基地
來到發電場山頂,云霧環繞中,群山上一排排“大風車”一眼望不到頭。雪山風電項目占地面積743907.5平方米,光伏項目占地面積697333.33平方米,項目覆蓋面如此之廣,如何才能對發電機組實現精準運維?其奧秘就在辦公區一塊大屏上。
“通過這些顯示屏,我們能隨時對風電場、光伏基地的運行狀況了如指掌。”雪山風電場場長趙江介紹,投入運行后的雪山風電場,運維隊伍雖然只有14人,但是,每個風力發電機組的各種運行參數、告警信號等,都可以清晰地顯示在監控后臺,同步上傳華能貴州分公司集控中心。
工作人員通過智慧化運維體系對風電、光伏基地實時監控
據介紹,華能貴州分公司的集控中心依托公司大數據平臺建成的智慧化運維體系,包含風電場無人值守系統、智能倉儲系統、無人機巡檢系統、智能機器人巡檢系統、復雜地形下風電機組在線運營分析系統、生產調度視頻指揮系統和故障診斷系統等。
“這是千里眼,也是智慧眼,讓運維更加智慧精準,也讓點亮萬家燈火的電力生產更加安全高效?!壁w江說,威寧風光資源豐富,作為“追風者”“追光者”,他們要加強運維,把每一縷風、每一縷光充分吸收,通過發電機組發電,讓這些電成為城市運行的基礎、工業發展的保障、照亮孩子學習的光。
更多精彩
風吹草低見牛羊!威寧這片草原令人沉醉
象鼻嶺水電廠:一條河、一片山 “水光互補”引領綠色用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尚宇杰
編輯 申川
二審 王法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