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結合行業特點和專業優勢,著力將推廣“配電運維”服務作為構建現代服務體系的抓手,不斷探索和完善服務方式,在滿足客戶常規“配電運維”服務基礎上,通過“南網在線”APP應用、智能設備安裝、監控系統等數字化手段,升級實現項目“智慧運維”,讓客戶用電更安全、更可靠,實現客戶用電效率最大化。
聚焦難點痛點 ,“補救”變“預防”——
“有了你們的加入,用電設備實現日常運維和檢查,有效避免了‘亡羊補牢’現象。”遵義市人民政府機關事務局相關負責人陽進介紹,“智慧運維”實現主動巡維、定期檢查,及時快速處理故障,避免了多起設備損毀和停電事件,為政府避免了經濟損失約30萬元。
貴州電網公司產業部工作人員李樹林表示,目前,無論是工商業用戶,還是醫院、學校、小區,對于電力設備的運行維護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和精力,傳統的供配電運維,人力成本高、故障反應處理慢。
為不斷滿足客戶的需要,公司探索推廣了個性化、智能化、數字化的“配電運維”服務。客戶可根據需求進行線上下單,由專業的運維人員對客戶用電設備勘察,擬定運維方案。
“按照方案有針對性地改造升級,安裝智能設備、開發監控系統,實現快速采集電力數據、監測設備故障等,全面開啟了‘智慧運維’新模式。”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客服科經理張超表示,通過“智慧運維”將風險和隱患關口前移,由“事后被動補救”轉變為“事前預警預防”,確保各類風險隱患發現處置在萌芽狀態,也是有效融入現代供電服務體系產品的最佳切合口。
優化專業服務,從“表前”向“表后”——
“供電企業與客戶產權有明確的分界點,供電企業只負責運維電表前端的線路和設備,而電表后端屬于客戶資產,由客戶自行維護。”貴州電網公司產業部工作人員李樹林說,一些小區用戶由于用電設備質量、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導致用電無法保障。
隨著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建設,貴州電網公司努力將服務從“表前”延伸至“表后”,從“被動等待”轉變為“主動上門”,從“單一供電服務”拓展為專業化、多樣化服務。
在線上運維方面,制定了“智慧運維”專項方案,安裝了攝像頭、傳感器等智能設備,并接入自行研發的智慧運維系統,進行集中監控調度。有了線上運行數據做分析,擬定線下運維工作計劃,不僅提高了運維效率,還有針對性地排查隱患,做出預案,降低電氣設施的故障率,大大增加設備可用時間。
“此前客戶依靠自身電工運維,總是頻繁跳閘停電,無法根治;供電部門代運維后,為客戶制定了線上24小時檢測+線下24小時值守的方式進行運行維護,有效解決了跳閘停電的問題。”貴州電網公司產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貴州電網公司推廣的“智慧運維”服務已在省內政府機關、企業、院校、醫院、小區等487家客戶中開展,并形成周邊客戶的連鎖帶動效應,為構建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做出了“貴州實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編輯 彭楊
二審 馮倩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