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隨著烏江特大橋德江側下游第七節段拱肋順利安裝完成,德余高速6標烏江特大橋虹橋雛形初現,標志著拱肋節段吊裝任務完成過半,項目施工取得階段性成果,為7月底實現全橋拱肋節段合龍奠定良好基礎。
烏江特大橋主拱肋全貌
據了解,德余高速烏江特大橋主橋長504米,主拱肋分為60個節段,最長節段約20.8米、高11.3米,最重節段達157噸,在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中跨徑屬世界級別,是整個德余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是“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工程,拱肋節段采用“纜索吊裝+斜拉扣掛”施工工藝進行安裝,建造難度大、技術水平高。
烏江特大橋北岸拱肋節段
為了高精度、高水準地完成主拱肋吊裝施工,采取了拱肋臥拼工藝控制、拱肋立拼工藝控制、三維激光掃描,提前模擬拼裝,修正拱肋安裝參數、扣吊分離體系,減少拱肋線形受纜索吊裝系統影響、首節段原位組拼工藝,提升首節段安裝精度、多因素耦合敏感性分析,預測拱肋線形、采用一次張拉不調索及無應力狀態合龍的控制方法,優化索力及拱肋線形、智能設備張拉等多種手段和措施。同時運用了多種傳感器和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在拱肋起吊安裝過程中,對纜塔偏位、柱腳應力等進行實時監測,為安全施工保駕護航。
烏江特大橋北岸拱肋節段
下一步,烏江特大橋主橋南北兩岸將進入大懸臂狀態,施工難度更大,各參建單位將繼續發揚善于攻堅、能打硬仗的優良作風精神,保質保量保安全,穩步推進主拱合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編輯 彭楊
二審 馮倩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