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項服務實現“網上辦”、增值服務產品15款、引入服務商66家……6月28日,貴州電網省級共享中臺進入實體化運作,標志著南方電網公司在貴州構建的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近年來,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構建貴州特色的用電用能產品體系,構建智慧生態圈,加快向數字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為用戶提供“一攬子”用電用能解決方案,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供電服務,加快推進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客戶需求得到快捷響應和有效滿足。
(資料圖)
服務數字化
“太方便了,刷個臉,輸入了公司名稱,兩分鐘就把事情辦妥了,什么資料都不用提供。”在貴州電網安順紫云供電局城關供電所,貴州慧海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正海,前來辦理低壓非居民新裝業務,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從貴州政務服務網獲取身份證、申請表、不動產登記證等資料,通過“南網在線”App的“一證辦電”功能,方便快捷辦理用電業務。
長期以來,貴州電網公司持續深化“一次都不跑”業務流程,全面推廣“在線簽署”+“上門服務”模式。去年底,全面完成貴州省政務服務平臺與公司互聯網服務平臺的橫向聯通,實現了居民客戶“刷臉辦電”、企業客戶“一證辦電”,互聯網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貴州電網實現了用電報裝、停電報障、更名過戶等34項業務辦理一次都不跑,且可以查看辦理進度。”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客服科經理張超介紹,客戶通過與南方電網95598微信公眾號、“南網在線”App等互聯網平臺綁定后,可實現“業務線上申請、信息線上流轉、進度線上查詢、服務線上評價”的全流程數字化服務,辦電、繳費更加便捷。同時,還可自助、快速開具12期電子發票,查看各種資訊、政策、用電分析與電價信息,進一步實現“解放用戶”。
此外,貴州電網公司在推進實體營業廳向體驗型、智慧型方向轉型的同時,還以黔電驛站、E-power智能社區電力服務站、“心連心”供電服務站等載體,解決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全省720個營業廳設置人工服務和現金交費窗口,引導、幫助老年人進行查詢交費、打印發票,對有需要、有能力的老年人進行智能手機交費一對一教學,全面滿足老年人群體的服務需求。
產品多元化
在雷山縣郎德村,少數民族木質房屋連片、接線凌亂,用電安全風險高。這個問題在今年得到了解決。“現在只要在‘用心電小助手’微信小程序里申請線路檢修、隱患排查等用電服務,馬上就會有人上門來免費服務。”郎德村村民吳玉剛說。
郎德村之所以有如此的改變,得益于貴州電網公司今年開展的“CSR企業社會責任”產品。
今年以來,貴州電網公司根據打造具有“南網底色、貴州特色”現代供電服務體系的目標,在貴陽、六盤水、凱里等地試點開展“CSR企業社會責任”產品建設,即為關愛人群、政府類用戶、農村木質房屋用戶提供智能化辦電指導、上門入戶線路檢修、臨時保供電等免費增值服務,“用心電小助手”微信小程序,正是申請服務的渠道之一。
其實,在做優基礎產品前提下,自去年9月在“南網在線”App上線最早的臨電共享、配電設備代運維等9款增值服務產品以來,貴州電網公司一直在優化豐富貴州本地特色增值服務產品體系,目前逐步構建了“13+1+1”的增值產品體系,即配電設備運維、順易充、南網融E等13款全南網共有的增值產品,“電釀酒”“CSR”企業社會責任2款具有貴州特色的增值產品。
“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來滿足用戶需求,更要通過服務創新,與用戶、生態伙伴實現價值共創,針對不同類型客戶,與合作伙伴一起,分門別類地打造規范化增值服務套餐,提供專業化、多元化服務,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解放用戶’。”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張容菠表示。
運營市場化
在仁懷市天邦偉業釀酒有限公司的釀酒車間里,8臺改造過的電鍋爐安靜地運轉著,以“電能”釀造的醬香白酒,散發著淡淡清香。
當談及電鍋爐的來源時,天邦偉業釀酒有限公司負責人戴勇介紹道:“就是在‘南網在線’App上購買的‘電釀酒’增值服務,下單后供電部門的人會很快上門了解需求,然后就會有廠家來對接,對廠家不滿意的話,還隨時可以換。”
據介紹,長期以來,在推動增值共享的過程中,貴州電網公司以“南網在線”App平臺為基礎,努力建設開放協作的服務平臺,打造市場化運營機制,吸引內外部優質服務供應商入駐,為生態伙伴提供開放、平等的渠道資源,為用戶生產經營提供優質服務保障。
以“電釀酒”增值服務為例,目前貴州電網引進了電鍋爐、智慧安監、金融保險服務等企業8家,當用戶下單后,產品經理會把審核通過的用戶需求放入“南網在線”平臺,由服務供應商進行“搶單”,兩者互相對接滿意后,便可簽署協議開展合作。
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總經理許文強介紹,貴州電網公司以能力互補為導向,目前共計吸引了內外部優質服務供應商66家入駐,構建出了優勢互補的基礎能源生態圈,實現了項目整體設計、產品定制、成本節約、智慧運維等多種組合套餐服務,努力為客戶提供了“一攬子”用電用能解決方案。
“只有建立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協同高效的能源產業體系,構建市場化運營機制,才能真正實現共享共用,為用戶提供更低價、優質的服務。”許文強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編輯 張秀云
二審 楊靜
三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