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峽谷大橋(壩陵河)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迎來升級改造后的首批大規模學員,貴州省實驗中學百余名學生來到基地開展研學科普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老師們通過沉浸式、游戲式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了我國古代、現代及貴州當代具有代表性的橋梁,并圍繞科技館著重介紹了貴州橋梁的重大成就及交通推動貴州發展的重大意義。同學們通過觀光電梯登上壩陵河大橋進入橋體內部,了解壩陵河大橋選址原因及建設技術難點,感受國之重器,領略峽谷風光。
(資料圖)
此次研學活動,大家不僅欣賞到了雄偉壯觀的壩陵河大橋,更通過自己和團隊的共同合作搭建橋梁模型,真切感受到了貴州橋梁建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增強了同學們對家鄉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
中國峽谷大橋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占地115畝,位于安順市鎮寧縣。橋梁科技館是壩陵河大橋研學基地的主體部分之一,面積為6350㎡。基地除科普展區域外,還配有多功能研學教室、圖書角、橋梁文創店、休閑商業區、餐廳等。該館先后被授予“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貴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
“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全世界高度排名前100座橋梁中有50座來自貴州。貴州作為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已建成2萬余座公路橋梁,幾乎囊括了當今世界全部橋型,所以貴州亦被稱為“世界橋梁博物館”。
為幫助省內莘莘學子了解貴州建橋歷史與橋梁科技創新的偉大成就,增強省內學子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自豪感,貴州高速集團結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總體要求和貴州省關于推動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的相關精神,依托壩陵河特大橋、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建設中國峽谷大橋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
為建設好壩陵河橋旅融合研學項目,做好市場前置化科普宣傳,今年3月以來,貴州高速集團所屬服務公司交旅融合項目團隊聯合貴州省公路學會組織橋梁工程師開展“橋梁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先后到貴陽一中、貴州省實驗中學、安順一中、普定一中等50余家學校開展“貴州橋梁”科普講座等活動65次,約3萬余名師生參與,讓大家對貴州橋梁事業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同學們對工程設計、材料科學、土木工程、環境保護等專業的興趣,激勵廣大學子投身科技創新,樹立成為大國工匠的宏遠目標。
貴州高速集團圍繞核心資源,先后開發了登橋觀光、世界最高商業蹦極、高空秋千、速降、跳傘、滑翔傘、空中漫步等體育旅游項目,并圍繞學生研學旅行需求,開發首個以橋梁為主題的“STEAM課程”,講好貴州橋梁故事。貴州高速集團將壩陵河大橋及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作為國家“大國重器”的宣講基地和貴州橋梁工程師精神的展示窗口,扎實講好中國峽谷大橋的貴州故事,切實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彰顯使命和擔當。
中國峽谷大橋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的整體提升投運,是貴州高速集團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政策機遇,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建設多彩貴州旅游強省的重要舉措。接下來,貴州高速集團將精準定位國內外中小學研學旅行、家庭親子、戶外運動、自駕游和觀光體驗的五大群體目標市場,積極探索打造“橋旅融合”示范項目,塑造“中國峽谷大橋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研學旅行目的地品牌,充分挖掘貴州作為世界“橋梁博物館”的資源優勢,深化交通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編輯 彭楊
二審 楊靜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