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20日,記者從財政部門獲悉,為應對當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黔南州財政系統以“精、準、狠”貫徹落實好穩經濟大盤各項決策部署。
落實政策突出“精”,全力推動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在黔南落地生根。成立財政平穩運行監測領導小組,全力推動縣級財政建立健全財政運行監測機制,按照“領導帶隊、分縣包保、專人專區”的方式,緊盯“三保”執行、債務風險、庫款保障等關鍵指標,加強對縣(市)財政運行的監測分析和應急處置,確保全州財政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各縣(市)相繼出臺政策措施,明確各成員單位具體工作分工,并提出工作要求,將責任落到實處,確保市場主體培育等政策落實落地。黔南州各級財政、人行、稅務部門主動作為、聯動發力,建立聯席會商機制、快速響應機制、信息共享機制、財力保障機制、宣傳輔導機制,全力推動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在黔南落地生根,確保“真金白銀”直達市場主體,盡快釋放政策紅利。截至目前,在上級資金的支持下,全州已累計辦理留抵退稅54.83億元,退稅規模排全省第2,惠及企業1956戶,其中:小微企業1,863戶,累計退稅31.23億元;大中型企業93戶,累計退稅23.6億元。
扶持企業突出“準”,支持市場主體培育不斷壯大。黔南州統籌資金配套設立“政策兌現資金池”200萬元,確保“政策找企業”平臺快速兌現作用。同時,主動承接省級政策,做好政策解讀、公開等工作。截至目前,共承接省級政策三項,共惠及企業292戶,涉及資金8.04億元。積極統籌本級資金支持惠企政策落實。州級財政在足額安排“三保”支出、債券利息支出以及其他剛性支出基礎上,籌集資金2.02億元用于支持“四化”行業高質量發展、支持重點行業財源建設、支持市場主體培育壯大、促進消費專項行動等方面。分類分項做好資金測算,確保政策兌現資金落實。認真組織州直相關部門做好資金測算,制定了《黔南州財政局關于市場主體培育工作政策激勵獎補資金支付兌現預案措施》,從知識產權發展、行業質量提升、金融服務、數字經濟、外貿發展、人力人才保障等方面支持全州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州級預計需兌現企業的1,819.95萬元。
推動改革突出“狠”,助力企業高效發展。嚴格執行《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配合州發展改革局和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先評估、后決策”的原則開展評估論證工作,對財政承受能力、資金來源、債務情況認真審核,對未通過決策評估的項目不得立項、不得列入政府投資年度計劃、不得安排預算,確保不因政府盲目投資增加新增債務。截至目前,共完成11個項目26.1億元項目決策評估。規范政府投資行為。黔南州財政局積極配合州發展改革局制定出臺《黔南州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強化對政府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對項目謀劃生成、決策評估、立項審批、招投標監督、合同監督、項目實施、概算調整、資金管理、項目后評價等進行全方面監管,進一步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企業“特派員”主動服務,助力企業高效發展。龍里、長順兩個縣相繼推行企業“特派員”服務,根據企業需求選派精兵強將到各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和企業進行服務,有效打通政策項目、企業、政府之間壁壘,有力推動市場主體培育工作,此模式逐步在全州推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編輯 申川
二審 王法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