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記者從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金能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能工貿”)獲悉,上半年,該公司發電分廠綜合廠用電率同比下降0.3%,供電標煤同比下降約20g/千瓦時,鐵合金分廠噸礦單價同比降低80余元/噸,平均電耗下降約150千瓦時/噸,水泥分廠熟料臺產,同比增加5噸/小時,每噸熟料同比降低標煤耗2千克,水泥綜合電耗同比下降0.69千瓦時/噸。
(資料圖片)
喜人的成績離不開金能工貿公司精細化管理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作為貴州省四個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園之一的金能工貿,擁有年產40萬噸錳系合金廠,年產130萬噸水泥廠,以及2×150兆瓦燃煤發電分廠和儲量3000萬噸的石灰石礦山,項目涉及板塊多,生產鏈條長,安全風險高管控難度大,再加上鐵合金分廠是整個國家電投唯一一家單位生產錳系合金的企業,無任何行業安全管理經驗借鑒,這無疑增加了給安全管理難度。
在安全方面,金能工貿再次梳理完善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清單并開展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考試,開展崗位風險再辨識、再防護,對照梳理崗位安全責任制的認知偏差和責任偏差,逐步形成崗位安全風險卡;推進安全“三個體系”建設,進一步清晰職能定位方式方法,形成良性高效互動合力;強化“三穩一避一逃生”和“八步安全工作法”在班組的切實落地。從嚴推進“兩票”管理,加強過程剛性監督,尤其強化安措正確性、風險交代的切實性。從項目投產至今,金能工貿未發生一起輕傷及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產管理持續向好。
在生產經營方面,金能工貿推進期貨采購為主、現貨采購為輔的“期現結合”模式;建立以一級貿易商、礦山擁有商和直供商、礦石主要供應商的直接合作、長期合作,依托貿易平臺,充分發揮量大、穩定和央企品牌優勢,形成相對采購優勢;推進自用為主、貿易為輔的協同模式,探索貿易前移方式,進一步增強對上游市場采購話語權。
在抓牢優化采購的同時,金能工貿推進生產經營大統籌,內挖潛能,努力強鏈補鏈,降控風險。鐵合金分廠和金盛公司通過調整加強競爭方式的生產管理模式,外聘工藝專家指導培訓,調整控制方式、精準配料等措施,實施提產降耗,在原料使用上不斷調整優化。發電分廠創新理念,鼓勵員工對設備進行技改,自2022年2月15日以來,發電分廠“用于電除塵器陰極線的固定裝置、電除塵器的應急設備”“基于雙LVDT位移傳感器閥門反饋裝置”“具有非接觸式皮帶打滑監測功能的輸煤設備”3項發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完成兩臺機組給水泵變頻器改造,創造直接經濟效益上百萬余元。水泥分廠以大修為契機進行預熱器提產改造,改造主要是對預熱器旋風筒渦殼進口及分解爐進行擴容,以達到提產降耗的目的。
此外,金能工貿大力選拔年輕干部,極大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抓實技術技能培訓,關注青年培養,以“現場培訓”為依托,開展工會活動,多舉措共同打造一支現代化產業高素質人才隊伍和堅強團隊,推動金能工貿一系列工作邁上了新水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通訊員 張仁玉
編輯 申川
二審 馮倩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