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獲悉,今年以來,黔南州聚焦營商環境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創新開展“1234”工作法,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逐步提升,有力助推黔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開展“一項行動”
黔南州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創新開展“十不折騰”專項整治行動,明確不因規劃隨意調整折騰企業;不因環保、安全等問題整改加碼折騰企業;不因失信違約、反復談判折騰企業;不因隨意執法檢查折騰企業;不因繁瑣證明來回折騰企業;不因交付不具備開發條件的土地折騰企業;不因換屆、機構職能以及相關責任人調整為由折騰企業;不因融資附加條件搭售產品折騰企業;不因紅頂中介介入折騰企業;不因拖欠或變相延期支付賬款折騰企業。研究制定《黔南州優化營商環境“十不折騰”專項行動方案》,狠抓折騰企業行為。截至目前,黔南州已通報9起折騰企業負面典型案例。
完善“兩個機制”
完善政企溝通機制,黔南州建立黨政主要領導與企業家座談會制度。明確黨政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通過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與企業負責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座談,認真傾聽企業的呼聲,第一時間收集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建議,建立問題清單臺賬,及時化解銷號。截至目前,黔南州召開座談會44次,解決企業問題81個,收集企業建議65條。
完善日常監督機制,黔南州建立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制度,支持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對營商環境問題“揭短”“挑刺”,不斷提升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的監督水平。截至目前,黔南州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商協會代表中聘請94位企業代表擔任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
抓好“三個關鍵”
抓好短板指標整改優化。黔南州認真梳理2022年上年度考核評估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制定《黔南州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指標整改清單》,按照“環節更少、時限更短、材料更簡、成本更低、服務更優、效率更高”要求,分指標、分縣(市)逐一明確工作短板和整改要求,按月調度通報州級指標牽頭部門和各縣(市)整改落實情況。截至目前,2022年上年度黔南州考核評估存在的135個問題,已整改133個。
抓好歷史遺留問題化解,黔南州針對貴州省委巡視指出黔南州“營商環境問題整治不徹底”的問題,全面組織開展招商引資歷史遺留問題梳理排查,建立問題整治化解臺賬,加強對涉及縣(市)問題化解的指導和督促。目前,黔南州已化解6個。
抓好重點任務清單落實,黔南州結合黔南實際,研究制定《黔南州2022年度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清單》,對涉及的30項67條營商環境重點工作改革任務,清單化明確牽頭單位和責任部門,按月調度通報貫徹落實情況。截至6月底,黔南州改革事項已完成64條。
采取“四盯”措施
盯責任人,黔南州明確黔南州政府分管領導,各縣(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投資促進部門負責人,黔南州級營商環境指標牽頭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責任人,構建一抓到底的責任體系,不允許中途換人和調整分工,確保州縣營商環境工作體系穩定;將州、縣營商環境工作有關負責人119名報送至黔南州委組織部、黔南州紀委州監委進行備案,層層壓實責任。
盯企業服務,黔南州實行網格化服務,從項目接洽、引進、落地投產全過程建立“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對轄區內所有市場主體按行業和屬地進行網格劃分,定期開展走訪服務,切實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來,黔南州各級各部門對26865戶企業開展網格化包保服務,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盯堵點痛點,黔南州通過部門自查、走訪調研、網上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市場主體反映的具體問題和意見建議,形成問題清單,按照職能職責清單化分解至州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市)研究解決。2022年以來,黔南州共排查問題245個,已化解215個。
盯年終結果,黔南州堅持結果導向,以實績論英雄,年末對標各縣(市)和州直部門表態的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兌現獎懲,針對按期完成目標任務的責任人,按有關規定予以獎勵,對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責任人實行“四不”(不發獎、不評優、不調整、不提拔)原則,并嚴肅追責問責。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法
編輯 申川
二審 馮倩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