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記者從省大數據局獲悉,近年來,貴州快遞物流集聚區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五驅動”加快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打造數字車間、數字工廠,切實提高生產效率。
資金投入驅動,實現分揀系統智能化智慧化。積極宣傳大數據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優勢,引導企業加大力度實施數字化改造。指導中通快遞、圓通快遞、韻達快遞、德邦物流等快遞公司實施智能化提檔升級。目前,貴州快遞物流集聚區自動化分揀系統設備投資達6.8億元,設備傳送帶總長度累計超50公里,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快遞設備之一。設備的投入使用進一步降低了人均操作量,提高了快件全程時效性,加快了快件分揀及周轉速度,分揀系統用工率降低23%。
(相關資料圖)
示范引領驅動,培育智能制造典型示范項目。以“百企引領”“萬企融合”為抓手,重點圍繞以貴州快遞物流集聚區為核心的快遞物流分揀集散、電商倉配等產業,重點培育中通、圓通等快遞示范引領企業。邀請專家著力指導中通快遞加快智能化改造提升,督促公司加強與總部對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軟件開發高端人才,大力實施智能化改造。該公司自動化設備投資超億元,共有三臺自動分揀設備,設備傳送帶總長度超12公里。每臺設備每小時吞吐量可達7萬左右,常態進港量130-150萬左右,出港20-40萬,每天的進出港量160-190萬,業務旺季每天的進出港高達210萬件,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快遞自動分揀設備之一。為加強對公司人員、運營、財務等精細化管理,開發各類應用系統、軟件平臺20余項,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有省際省內支干線快件運輸車輛500多輛,全省服務站點超3000個、鄉鎮快遞服務開通率100%,村級服務開通率40%,全年處理快件量近6億件。
平臺建設驅動,構建智慧物流網絡全覆蓋。引導企業重點打造網絡貨運、靈活用工、汽車之家、電商平臺,提升物流業信息化水平,推進物流大數據深度融合應用,推動貴州快遞物流集聚園區加快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進行改造提升。目前,園區所有快遞物流企業均根據業務需求,開發業務軟件、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等數據運用平臺,各類網頁端系統、移動APP、多媒體可視化系統等多達100余項。
系統集成驅動,助力快遞物流公司管理精細化。一是構建快遞物流公司物流官網、圓通會員系統、圓通開發平臺、媽媽驛站系統等網頁端應用系統,方便客戶了解產品時效及發展史,進行下單、查件、催件、投訴等,提升客戶體驗,為客戶、加盟網點提供一整套服務。二是開發“條碼威視系統”、“網點管家”、“PC版尊者”等客戶端應用系統,直營中心快件生命周期的相關操作,包括建包、上車、發車、到車、下車、拆包、留倉、地磅秤重等。三是打造速遞APP、行者管理、管理者駕駛窗、尊者APP、網點管家APP等移動APP應用系統,提供用戶訂單管理、查詢服務、寄件服務、客服的移動互聯網操作平臺。實時管控行者使用人員取、派、簽情況,統計、分析行者操作數據并通報每日數據,跟蹤、解決業務員行者使用問題。方便分公司人員及時處理問題、跟蹤實時數據。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扁平化、系統化、精細化。
基礎配套驅動,著力打造5G網絡數據傳輸新格局。督促運營商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促進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滿足集聚區5G海量信息傳輸應用需求。組織協調營運商以及鐵塔公司繼續加大對快遞物流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力推進“數字園區”、“智慧園區”建設,合理布局5G基站。截至目前,光纜線路總長1863 公里;新增5G基站130 個,境內貴新高速公路、龍里西收費站等重要交通道路沿線5G通信信號無縫連續覆蓋率達到100%,信息基礎設施投資達到1.21億元。
目前,貴州快遞物流集聚區高效推動進出口貨物的周轉,區內快遞物流企業日均進出港快件分揀處理量達400萬票以上,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專業化快遞物流聚集區,被評為國家第三批示范物流園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曾帥
編輯 管云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