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高來、胡鳳及,今天我們的任務艱巨,主要做好主纜及索夾的外觀檢查……”班前安全交底會上,小組負責人張朋一絲不茍地分配著今天的任務。點名結束,大家進行了班前安全宣誓,然后就按照各自分工開始了今天的檢查工作。而張朋的心里卻在暗暗祈禱:希望今天的氣溫能夠低一點,這樣活兒能干得順利點兒。
班前安全交底
(資料圖)
日前,貴州高速集團所屬黔通安達公司橋梁隧道部的特殊橋梁檢查小組圓滿完成對G60滬昆高速壩陵河大橋等省內13座特殊結構橋梁定期檢查工作。壩陵河大橋地處“中國峽谷大橋(壩陵河)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附近,大橋全長2237米,主跨1088米,是世界首座在山地峽谷地帶建設的跨度超過千米的鋼桁架梁懸索大橋,結構體系復雜,構、部件種類多樣。連日來,持續高溫天氣炙烤著這座特大橋,同時也在“烤”驗黔通安達公司的工程健康護航者們。
壩陵河大橋
一行3人攜帶手電、粉筆、平板電腦、錘頭、水等必要物品,大家互相幫忙著系好了安全繩,楊高來第一個就鉆進了旋轉梯井內。“旋轉梯井有點小,慢慢爬,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張朋在外面叮囑著。旋轉梯周圍的保護圈只夠一個人爬行通過,空間封閉,檢測員們每向上爬行幾米就要停下來擦擦臉上的汗水,休息一下。200余米高的旋轉梯井,60多個臺階,他們卻要克服體力消耗、塵埃環境等客觀困難,攀爬約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主纜檢查點。
檢測人員攀爬主纜
此時主纜檢查點距離山谷谷底近500米,檢測員在檢查點對主纜防護損壞、變形異常、扶手繩和欄桿繩損壞等方面進行“把脈問診”。“胡鳳及,你要重點對主纜扶手繩的銹蝕程度、扶手繩立柱松動情況,以及主纜線形測點棱鏡是否受風吹雨打影響產生松動或損壞進行細致的檢查”張朋在即將開展檢查工作的時候再次叮囑著檢測員們。
檢測人員進行主纜檢查
隨著過往車輛的頻繁運動,加之風力、溫度的作用,整個橋梁都在晃動,行走在主纜上時,他們就像“蜘蛛人”一樣,對發現的病害停下來拍照、記錄,初步分析病害形成原因,病害嚴重時將現場實際情況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就這樣,隨著步伐一點一點地邁進,強烈的責任心和堅定的信念戰勝了恐高的心理,歷經約5個小時整個主纜的外觀檢查工作結束。
鋼梁橋在經歷了5個小時高溫蒸烤后,溫度幾乎達到60℃,盡管大家都戴著手套,在進行索夾檢查時仍能感受到螺栓的燙手溫度。在對橋梁箱梁的檢測中,他們需要從橋梁預留的一個直徑不足一米的小洞進入到橋梁箱梁內部進行檢查。箱梁內部是相對密閉的狀態,猶如一個巨大的烤箱,不斷蒸烤著他們,幾乎感受不到一點風,檢測人員在里面邊走邊檢查,不出十分鐘,汗水便把工作服全部浸濕了。箱內還有很多灰塵懸浮物,頭頂還不時傳來車輛疾馳而過的震動聲,帶動著整個箱梁產生振動。“現在室外溫度30℃的話,梁箱內部溫度就得有40℃左右,我們每次檢查就像蒸一次桑拿。”張朋說。
檢測人員進行吊索錨頭和板桁支座檢查
由于箱內溫度高,光線不好,空間狹小,內部氧氣含量不高,易造成人員缺氧、脫水中暑、頭部撞傷、行走不便,為避免檢測人員出現此類狀態,檢測小組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精準實施,提前將箱室門打開通風至少1天,并合理安排檢測進度,做到“體檢”全覆蓋,盲區不放過,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壩陵河大橋定期“體檢”工作,并根據檢測數據和分析結果梳理合理化的管養建議,優化管養手段,提升特殊結構橋梁的管養水平,促進高速公路橋梁管養工作向更高質量發展。
檢查人員進行箱梁檢查
除了這13座特殊結構橋梁,整個暑運期間,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隊伍還肩負著對高速集團2022年度營運高速公路橋梁定期檢查其他普通橋梁檢查的重任,盡管辛苦程度外人難以想象,但張朋依舊驕傲地說:“年輕就是我們奮斗的底色。”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力維
通訊員 卜璽鈞 張朋
編輯 申川
二審 馮倩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