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至9月,是施秉縣杉木河漂流旺季。
盛夏時節,在杉木河白沙井燒烤區,來自鎮遠的游客龍世俊一家人正在吃燒烤。“聽說杉木河白沙井開通了夜漂,我們一家人自駕過來體驗,今天玩得很盡興,我們準備吃了宵夜再回去。施秉到鎮遠的交通很方便,半小時就到家了。”龍世俊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交通便捷,主要得益于施秉縣江凱河特大橋的建成。這座橫跨在江凱河峽谷之上的大橋,于2019年7月建成通車后,讓施秉和鎮遠兩縣進入“半小時”經濟圈,進一步促進了鎮遠古城、杉木河漂流、世界遺產地云臺山等旅游景點間相互引流。
施秉縣江凱河特大橋(楊健 攝)
江凱河特大橋是三穗至施秉段高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三(穗)施(秉)高速公路是連接貴廣高鐵迎接八方游客的黃金旅游干線。三(穗)施(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構成黔東南地區發達的交通骨架結構,進一步激活黔東南旅游開發項目,加快旅游產業化發展,為兩地的溝通交流、經濟發展、物流運輸等各項事業提供了交通便利。
“隨著交通旅游網絡體系不斷完善,我縣全力推動旅游業態升級,加快健全旅游產品體系,高品質開發旅游新業態,增加優質旅游產品供給。”施秉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龍俊志說。
施秉縣通過培育精品旅游路線,加快實現區域聯動、全域發展,重點打造縣城白沙井以水為媒的體驗旅游、以“龍”為魂的龍文化旅游小鎮,以云臺山、氵舞陽河、杉木河為代表的秀美風光旅游,以都市森林康養基地為代表的康養旅游,以高碑—望城為代表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鄉村度假旅游。
該縣堅持把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依托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資源稟賦,順應現代旅游個性化、多樣化、大眾化的消費需求,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做足旅游文章,全縣旅游業從小到大,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功能日趨完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質量顯著提高,旅游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據初步測算,2022年1月至6月,施秉縣共接待游客542.3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0.66億元,同比增長4.89%、15.27%。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化勇
通訊員 楊健
編輯 方年玉 李貝多
二審 劉躍
三審 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