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石阡縣龍塘鎮老黃屯村村民游廷昌最近心情特別好,因為今年光是向村合作社銷售竹子,他就掙了2萬多元。
游廷昌共種植了5畝竹林,以前無人收購,時間一長就荒廢在地里。自從村里建起竹子加工廠,他再也不愁竹子賣不掉。
老黃屯村毛竹資源豐富,有著幾百年傳統的竹藝編織技術,無論男女老少都會編織,編織的竹藝品遠銷幾個縣市,聞名數百里。
(相關資料圖)
為將資源優勢轉變產業優勢,帶動群眾增收,該村成立了村級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貴州石阡筷之語竹藝有限公司),修建了竹藝加工廠房,以“黨組織+合作社+公司+農戶”運作模式,公司負責從農戶收購竹子,然后加工成一次性筷子、竹制飯勺、竹制湯勺等,形成毛竹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的竹產業鏈,帶動農戶就業。
經過短短2年多時間的努力,如今該公司每年竹制品產值達200余萬元,吸納全村20戶農戶80余人在家門口務工。
近年來,石阡郵政通過與銅仁市分公司渠道平臺部攜手,制訂助銷幫扶方案,將筷子上線“郵樂小店”平臺等進行推廣銷售;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搭建起全方位的服務平臺,幫助合作社拓展銷售渠道。
“我們生產的竹制品、一次性筷子、竹制飯勺、竹制湯勺等在網上很暢銷,訂單數也在不斷增加,感謝石阡郵政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合作社負責人游維榮說。
與此同時,石阡郵政還充分發揮郵政運輸渠道等方面的優勢作用,助力賣得出、運得走、不積壓。客戶在“郵樂小店”“拼多多”“抖音”、微信下單后,網點快速收派員上門,提供“包裝、打單、貼單、運輸、收寄”等一條龍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銷售訂單3500余筆,銷售額65萬余元,實現寄遞業務收入3.5萬余元。
“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渠道優勢,繼續優化郵政電商平臺,通過平臺助力農產品銷售,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通道。”石阡郵政渠道項目負責人劉威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通訊員 范永雙
編輯 方亞麗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