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推進,傳統煤電項目業務急劇萎縮,貴陽鋁鎂設計院市政環保分院所屬能源環境工程所(以下簡稱“能環所”)找準政策和市場結合點,提升技術水平,勇闖物流園冷庫市場,今年以來,共設計大型物流園冷庫三座,解決了貴州大型現代化冷庫從無到有的問題,同時也抓住了市場發展機遇。
【資料圖】
搶抓鄉村振興政策與冷庫市場發展需求,貴陽鋁鎂設計院能環所決心勇闖冷庫市場,為“黔貨出山”設計“大冰箱”。
貴陽鋁鎂設計院主要經營有色輕金屬鋁、鎂、鈦冶煉以及配套碳素、氟化鹽工藝技術研究及工程規劃、設計等業務,能環所主要傳統業務在于煤、電項目,保證工藝生產及能源供應。傳統業務的萎縮已經關系到能環所的生死存亡。
能環所員工正在進行分析研究
“傳統業務受到極大沖擊,讓我們面臨了空前壓力,通過調查發現,近年來,隨著貴州經濟的迅速發展,貴州農產品出山量劇增,地方特色食品占比大,傳統的冷庫儲存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貴陽鋁鎂設計院能源環境工程所副所長涂湘巍坦言,通過不斷關注市場,他們發現,隨著貴州交通日益完善、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市場需要大型冷庫儲存中轉站,農產品“渴求”更現代化更專業化的“大冰箱”。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產品運得更遠,在高質效完成公司各項生產任務同時,能環所緊盯不斷加緊儲備新技術,開始拓展新市場。
從零起步,貴陽鋁鎂設計院加快推進貴州大型冷鏈物流園體系形成。
“由于之前省內并沒有大型智能化冷庫項目可參照,業主往往很難提出確切的設計需求,只能明確需要冷庫,但冷庫的布置,儲存物品的特性等具體要求都難以確定。我們前期做了很多調研,摸清了當地市場的產品需求量。物流運輸車的規模,根據分析結果劃分設計了針對不同特點產品不同溫度的區域,來滿足當地需求。”貴陽鋁鎂設計院能源環境工程所高級工程師羅旻說。
據了解,除了規劃,能環所還面臨技術上的難度,要保障如此大型冷庫恒溫恒壓恒濕,需要足夠的技術支撐,在了解市場的同時,能環所不斷地組織業務培訓,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來攻堅克難。
貴州農產品現代流通運營總部建設項目冷庫鳥瞰效果圖
今年以來,貴陽鋁鎂院能環所先后設計了銅仁市最大冷庫--石阡縣營養餐建設項目獨立冷庫、遵義市最大冷庫--中國辣椒城綜合物流園項目冷庫、貴州省最大的現代化物流冷庫--貴州省農產品現代流通運營總部建設項目冷庫,極大推動了貴州大型冷鏈物流園體系的形成。
滿足不同食品保鮮需求,大型冷庫將持續助力“黔貨出山”“外貨入黔”。
據悉,中國辣椒城綜合物流園項目冷庫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冷庫分一至四層,庫溫為-18到12℃范圍,每層每個庫體獨立保溫、單獨控制。石阡縣營養餐建設項目獨立冷庫5000平方米,年可儲存配送營養餐2400萬份。貴州省農產品現代流通運營總部建設項目冷庫為貴州省最大冷庫,用地總建筑面積基底面積為26518 平方米,用地面積76428平方米,項目主要分為冷鏈物流、綜合物流、配套服務三大功能區,其中冷庫建筑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
石阡縣營養餐建設項目獨立冷庫鳥瞰效果圖
三個大型大冷庫均為現代化、標準化、智能化設計,能夠提供更標準、更現代、更統一、更便捷的集約化食品儲藏服務,能對周邊區域產生較大的輻射作用,較大地支撐相關區域的“黔貨出山”和“境外食品入黔”。
此外,據涂湘巍介紹,冷庫的設計采用智能化自動分區恒溫儲藏技術,根據不同食品的物理特性,分區恒溫儲藏,能夠調節儲藏溫度及濕度與儲藏食品的最佳儲存條件對應,并保持恒定,可滿足傳統糧油、精品蔬果、進口生鮮、速凍食品等性質各異的食品的最佳保鮮需求。其運用的廢熱利用技術,能夠減少能耗并提升制冷效率。
以“技”為馬,馳騁天涯。深耕冷鏈物流市場既是市場需求,也是使命所在。
“現在的成績還是不夠,我們將繼續通過技術儲備做大做強,進一步拓展市場。”涂湘巍表示,冷鏈物流是指從生產、倉儲、運輸到銷售過程中,貨物全程處于規定低溫環境下的系統工程,目前設計的冷庫只是解決了冷鏈物流系統中的儲存的問題,接下來他們將持續發力,在冷鏈運輸上不斷拓展新業務,為鄉村振興,為“黔貨出山”貢獻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彭楊
編輯 張秀云
二審 陳玲
三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