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安順市自然資源局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機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盯歷史遺留礦山修復問題,進一步規范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基金管理,科學編制“十四五”國土空間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促進安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復墾復綠了砂石土礦山面積3983余畝,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1.3761億元。
緊盯“歷史”,全力清理舊賬。安順市對2014年以來關閉注銷砂石土礦山存在的歷史遺留地質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全市共302個砂石土礦山,應治理恢復面積4026.618畝,已復墾復綠面積3983.478畝,復墾復綠率為98.93%。
立足“當下”,規范基金管理。進一步督促礦山企業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義務,市自然資源局、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關于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繳存工作的意見》,并成立推進基金繳存工作協調領導小組,進一步規范基金管理及使用,提升了礦山整體環境水平,推進綠色礦山創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目前全市共有有效礦權礦山246個,共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1.3761億元。
展望“未來”,科學編制規劃。依法履行統一行使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科學編制“十四五”國土空間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下一步,以安順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構建安順“一城兩江,農旅并進”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部署8大生態修復重點項目,努力繪就安順綠色發展新畫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通訊員 謝新宇
編輯 彭楊
二審 王法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