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哥,可樂的蘋果又脆又甜,你再給我訂兩箱,我帶回去給家里人嘗一嘗。”近日,赫章縣稅務局的職工成云再次向縣稅務局派駐可樂鄉農場村第一書記熊國宇下了“訂單”。
熊國宇(左)和果農查看蘋果的生長情況。
(相關資料圖)
這些蘋果來自距赫章縣城60公里的可樂鄉,這里海拔高、溫差大,產出的蘋果果肉脆、汁液多、品質優良。
今年,村民陳大勇所經營的蘋果園產量有兩三萬斤,除了前期已經賣出去的5000多公斤,一度還有5000多公斤沒有聯系到銷路,看著園中沉甸甸、紅彤彤的蘋果,陳大勇只能干著急。
熊國宇在田間地頭和村民談心了解情況,聽說陳大勇還有5000多公斤蘋果愁銷后,走到果園里認真考察了蘋果的品質和口感,開始積極幫助銷售。
“一開始不知道要賣到哪里,聯系誰,只能通過朋友圈發動身邊的親戚朋友購買,沒想到單位同事和朋友們看到后紛紛支持,爭相采購,一天多時間就銷售了1500多公斤蘋果。”銷路有了著落,熊國宇便開始駕著車輛將下單的蘋果親自送貨上門,經過幾天的忙碌,不斷有訂單增加,熊國宇帶著駐村干部累計幫助果農銷售蘋果3000多公斤,實現收入3萬多元。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現在園子里面成熟了的蘋果基本上都賣出去了,剩下的我會陸續采摘在周圍零散銷售。有駐村干部的幫忙,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越過越紅火!”陳大勇握著熊國宇的手激動地說。
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熊國宇和駐村干部們又探索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蘋果,目前正在加強和物流的溝通。“我們將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加強從采摘、分揀、裝箱、發貨全環節的有效管控,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吸納更多‘山貨’,聚集全社會力量,形成幫扶合力,全方位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熊國宇說,要想盡辦法幫到群眾的“心坎坎”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昌旭
編輯 張秀云
二審 馮倩
三審 顧海凇